• 43阅读
  • 0回复

“双喜临门”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5
第7版()
专栏:

“双喜临门”之后
陈封雄文并图
6月中旬前后英国曾“双喜临门”,一喜是取得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胜利,二喜是皇孙平安降生。英国人为这两件喜事曾以鲜花、啤酒、歌声和欢笑来庆祝。
时过不久,歌声和笑声消失了。地铁、医务工作者、全国铁路以及若干工厂的罢工形成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全国罢工浪潮。还有不少行业也宣布要举行“同情罢工”以声援医院护士和铁路工人,罢工浪潮势将更加汹涌。
靠乘地铁和火车上班的公务员和工人很多都不得不驾驶私人汽车,致使公路拥挤,受阻的汽车长龙延伸数十公里。平时40分钟的路程,现在需要走4小时。这种因交通瘫痪而造成的混乱现象据说也是空前的。
英国保守党政府三年来一直被财政问题所困扰,因此曾在3月9日提出了一个紧缩的国家预算:削减政府开支,包括防务开支。政府同时向人民作出减征企业税,增加社会福利费等诺言,声明要采取措施制止通货膨胀,增加就业机会,振兴工业。新预算当时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认为是个将使英国经济复苏的预算。
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月,便发生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事件。马岛之战在英国财政清单上是一笔非同小可的额外开支,据《新政治家》周刊估计,仅物质上的损失已达17亿英镑(约30亿美元)。马岛问题以英军占领而暂告一段落,但事情并未结束。撒切尔夫人说英国要“单独保卫该群岛”。据估计这就使英国国库每个月可能要支付1亿英镑之多。
马岛之战打乱了英国政府原来的打算。坏消息接踵而来:外汇储备在两个月内降低了7.57亿美元;6月中旬失业人数已超过306万人,失业率增至12.8%,预计7月份的失业人数将达到五十年来的最高峰;今年上半年英格兰与威尔士的破产企业达5,55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2%,创历史最高纪录;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可能保不住1%。
罢工浪潮冲击着各行各业,使英国每天遭受着成亿英镑的损失,工人们增加工资的要求更难得到满足,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费的诺言正在化为泡影。全国矿工联合会的一位领袖气愤地说,政府花得起35亿美元去杀人,竟无法给护士们增加一些合理的工资。
在严重的经济滞胀情况下,政局自然动荡不宁。保守党在民意测验中仍得到48%的选民拥护,但党内在经济政策上一直不能协调。工党和由工党分裂出去的社会民主党都在尽量利用保守党的伤痕作为进攻的资本,希望在下次大选中取保守党而代之。但是,将来无论哪一党主政,恐怕都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由来已久的经济困境。(附图片)
罚点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