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六章 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国土资源及其他经济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6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十四)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六章 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国土资源及其他经济资源
第三节 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发挥全国和各地区优势
人力、国土以外的其他经济资源及其利用
已有的经由劳动生产出来的各种劳动生产物,包括矿山、铁路、公路、地下管道等基础工程在内,是人力资源、国土资源之外的其他经济资源。它们在生产中并不总是得到充分利用的,它们常常被闲置或者处在利用率低下的情况之中。这种闲置或利用率低下有时是显著的,有时则处于不显露的状况。要仔细考察和研究才能看出,因此时常被人们称之为潜力。潜力的大小需要依靠经验进行计算。例如一台机器连续使用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总会因为维修等原因要有必要的停机时间,一条公路也有它合理的运输量,超过这个限度,它就承担不了,等等。但是如果一部机器停机时间多于其必需的量,或者一条公路只有很少的车辆在运输,就是利用率低下。又例如各种原材料的库存超过必要的储备,本来可以把它们用来制成成品或者进行基本建设,可是却积压在仓库里,不能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利用率低下的状况。在这里都存在着更好地利用这些经济资源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某些劳动产品,应该进一步深度加工,如某种金属矿——钨矿砂,本来可以制成钨精矿或金属钨块钨丝,现在出售粗矿砂,就是没有很好利用资源。从各方面去发现这种经济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利用,对发展生产很有意义。
发挥全国及各地区优势
发挥全国的优势,就是寻找充分利用我国发展生产中的各种有利条件。我国矿产资源按人口平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数,但绝对量很大,加上直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开发,所以今天还是我国全国性的一个优势。应该发挥这个优势。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再生的,即可以永续利用的;一种是不可再生的,即只能一次利用的。前者如水力资源和生物资源,后者如各种地下矿产。在我国人均矿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数的情况下,对于这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要特别珍惜,做到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这种优势,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对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水力资源,如果不去开发利用它,就会白白流失掉,应该优先开发。现在我国水力资源利用程度很低,全国不到3%,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利用到40—50%,有的达到90%。开发水力资源是发挥我国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森林资源也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科学地进行采伐和抚育,就可以永续利用。
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因此也有一个发挥地区优势的问题。发挥地区优势可以使各地区的生产获得较快的发展,但是地区优势不只是属于地区的概念,某个地区有某个有利条件,另一个地区也有这个有利条件,如果在两个地区运用这种有利条件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就要在全国的范围内通盘考虑问题。
本章执笔:刘与任
(原载《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23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