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巴勒斯坦人民三十多年的艰苦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6
第6版()
专栏:

巴勒斯坦人民三十多年的艰苦斗争
赵增泉
巴勒斯坦人民为了返回自己的家园、恢复自己的民族权利,同以色列侵略扩张主义者已进行了三十多年英勇顽强的斗争。
1948年5月14日,根据联合国决议,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了以色列国。第2天,以色列便发动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战争。通过历时一年多的战争,以色列攫取了占巴勒斯坦总面积80%的土地,把大批巴勒斯坦人赶出自己的家园,流亡他乡,成为难民。
面对拥有美、英支持的以色列扩张主义者和他们武装到了牙齿的残暴侵略军队,巴勒斯坦人民并不屈服,他们一开始就以自发的示威、抗议和袭击活动打击以色列占领军。虽然他们的活动经常遭到敌人的野蛮报复和镇压,但巴勒斯坦人民一天也没放弃斗争。
在斗争中,巴勒斯坦人民逐渐组织了起来。1955年加沙地区出现了巴勒斯坦人的武装力量。1956年,一个巴勒斯坦人的革命组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诞生了,它所领导的“暴风”突击队是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勒斯坦人民中政治组织和武装部队的出现,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已从分散的自然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召开了巴勒斯坦人国民大会,并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这是巴勒斯坦各游击队和各界代表参加的联合组织,对外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对内协调各游击队组织的联合斗争。国民大会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并且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承认和支持。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耶路撒冷旧城,使整个巴勒斯坦沦于以色列军队的铁蹄之下,巴勒斯坦难民增加到180万人之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失去了在本土的最后基地。但是,巴勒斯坦人民经受住了考验,他们的武装力量很快得到了恢复,而且又有了新的发展。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简称“人阵”)、“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及其“闪电”突击队、“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简称“民阵”)和“阿拉伯解放阵线”等组织相继出现,这表明巴勒斯坦人民解放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68年3月21日,以色列出动配备有飞机和坦克的1.5万人的大军越过约旦河,侵入约旦境内,袭击设在卡马拉城的“暴风”突击队的基地,“暴风”突击队坚决反击,“人阵”和巴勒斯坦民兵也都参加战斗,结果以色列军遭到惨败,400名官兵被消灭,17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1架直升飞机被击落,从而打破了以色列军队不会失败的神话。1968年,为适应斗争形势的发展,由“法塔赫”、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解放军、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等组织组成新的巴勒斯坦组织全国委员会筹委会,协调各游击队组织之间的行动,1969年成立了巴勒斯坦武装斗争指挥部,1971年选举以阿拉法特为主席的执行委员会,为加强巴勒斯坦各派武装力量的联合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1年,约旦政府军同巴勒斯坦游击队发生冲突,巴勒斯坦各游击队组织失去在约旦的基地,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斗争又一次受到挫折。游击队不得不转移到黎巴嫩和叙利亚境内,这就远离了约旦河西岸地区,给开展较大规模的游击战争造成一定困难。在这种条件下,巴勒斯坦游击队展开了频繁的小股游击队活动,用袭击、骚扰和爆破等活动打击以色列占领者。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后,游击队的这种袭击和骚扰活动就更加频繁,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以色列占领军所控制的耶路撒冷、海法港、阿什杜德市、加沙市、甚至特拉维夫市等大城市以及许多村镇都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袭击的目标,以色列的军工厂、军火库、炼油厂、交通线和海港等也相继被炸毁,使以色列扩张主义者不得安宁。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组织和领导争取收复失地的武装斗争同时,也积极展开政治和外交的斗争,争取愈益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持。但是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顽固拒绝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此次以色列对黎巴嫩的野蛮入侵明显地获得美国的纵容与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虽然又一次遭到挫折,但是三十多年的斗争历史表明,巴勒斯坦人民必将在斗争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新的形势下展开新的斗争。尽管斗争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最后胜利必定属于巴勒斯坦人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