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公营山东电器厂接受批评检讨工作 并订出改进工作的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08
第3版()
专栏:

  公营山东电器厂接受批评检讨工作
并订出改进工作的办法
九月二十一日人民园地发表了工人通讯员王辉华对公营山东电器厂工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流于形式的批评后,该厂在九月二十三日召开了管委会扩大常委会,对本报的批评进行了讨论。出席会议的各委员一致认为本报的批评是正确的。
会上,大家检讨了过去的工作:该厂管委会过去开一次会议,决定的事情很多,但解决的事情却很少。会前没有准备,开会没有中心。许多琐屑小事都拿到会上讨论,而生产大计,成本核算等问题却迄今没有搞出结果。会议的决议只由行政上下一道通知,领导者不去检查执行情况,因而不能贯彻,以致该厂浪费事故连续发生,工资问题,职工福利问题,都得不到解决,严重地影响了职工的生产情绪。管委会工人委员席数太少,因而形成了“干部会”。如第二次管委会参加会议的二十名委员,工人只有七名,其余都是干部。
会议检查了发生以上情况的原因:一、干部对工厂管理民主化学习差,思想上没有明确认识“依靠工人搞好工厂”的重要性。看到人家厂子有管委会,也就成立了管委会,但实际上对管委会的性质与任务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二、干部思想不一致,碰到具体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又不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求得解决。如工会主席马玉鸣在解决电池部学员工资问题时,碰了钉子,就不安心工作,借口工会是大家的事情,对工会工作不积极干了。因此许多工人对工会很有意见,个别职工连会员证也不要了,会费也不交了。三、管委会决议不合实际要求,措词堂皇,事实上不能解决问题。如管委会搞了一个长达三千五百余字的“合理化建议与超额奖励暂行办法草案”,实际上并未执行;而生产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如定额管理等,都没有得到解决。四、领导上缺乏生产观点,没有把各级组织,全体职工和技术人员的力量组织到生产工作上来。如会议上素来不大发表意见的工程师何才就提出:“我们工厂不是别的机关,而是生产机构,一切工作应该围绕生产。”支部与工会对围绕生产、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也没有做好。党、政、工各搞各的一套,步调不一致。
为了改进今后工作,会议作出如下决议:一、改善会议制度,开会要解决问题。会前应把中心问题先通知委员,事前进行酝酿考虑,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以克服会议的形式主义。二、树立依靠工人群众搞好企业的观念,发扬民主,发挥全厂职工的积极性,把全体职工的智慧集中在生产中。三、深入车间,有重点地搞生产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全面。四、发动广大职工监督生产,及时听取职工的批评。五、保证每月召开一次工代会议及管委会会议。并在最近即召开工代会议,有重点地解决合理化建议、奖惩条例、考勤制度等三个问题。
最后,常委会并一致决定要结合整风学习,切实解决以上问题,改进工作。
本报通讯员 倪征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