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云南省农垦系统扶持社队发展生产 场社之间和民族之间出现团结、互助、和睦的新气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7
第2版()
专栏:

云南省农垦系统扶持社队发展生产
场社之间和民族之间出现团结、互助、和睦的新气象
新华社昆明电 新华社通讯员魏祥杰、新华社记者任泽励报道:云南省农垦系统近两年采取多种形式扶持附近农村社队发展生产,促进场社之间、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和睦,出现了社队需要农场,农场离不开社队的喜人变化。
从1980年以来,农垦系统在搞好农场建设,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采取四种形式帮助附近社队发展生产,一是在大面积适宜种植橡胶的地区,从农垦分局、农场到分场,成立民营橡胶办公室,分片帮助附近的农村社队发展橡胶生产,对生产过程的技术问题包干负责。二是由农场抽调一些懂政策、懂技术、有能力的干部和工人,组成民族工作队,到附近的一些社队,帮助制订计划,安排生产,建立健全责任制。三是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把农场附近社队的劳力、土地、生产工具等并入农场,以场带社。农场内部,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并存,分别进行独立核算。四是农场出技术、资金、种子、苗木和劳动工具,社队出土地、劳力,进行场社联合种植,共同经营,利润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分成。农村社队发展生产缺乏资金,云南农垦系统每年从利润中提出6%用于扶持社队,光是去年和今年就拿出了636万多元。
靠近盈江农场二分场的拉冉生产队,过去每年有三四个月缺粮,每个劳动日值才3角9分。去年,他们在农场民族工作队的帮助下发展了生产,全队每人平均分口粮800多斤,每个劳动日值上升到1元4角。农场关心社员,社员也把国营农场看作是自己的农场,自觉维护农场利益。农场招收民族工人,村村寨寨郑重其事地挑选思想好、身体好、劳动好的青年男女,披红挂绿送到农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