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山西基层供销社不合理库存越来越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7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山西基层供销社不合理库存越来越大
去年以来,山西省农村基层供销社库存普遍增加,“肚子”越胀越大,资金周转不灵。这是当前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据山西省供销社反映,全省农村基层供销社1,887个,平均每社定额流动资金不到10万元。到今年5月底,库存商品总额已达4.48亿元多,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其中工业品增长23.4%。定额流动资金外的贷款达2.3亿多元,超过定额流动资金的1.28倍,比去年同期增加50%还多。
山西省农村基本上是以公社为单位建立基层供销社的。县以下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基层供销社占70%—80%。今年以来,农村基层供销社由于资金拮据,畅销货无力购进,销售额减少,利润下降。据1至5月份统计,山西省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而县以下农村基层供销社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却下降了2.9%。农村基层供销社的百元资金利润率,去年1月至5月份为5.6%,今年同期下降到了2.9%。
农村基层供销社的“肚子”是怎样胀起来的呢?
一、层层搞搭配、呆滞商品流向基层。临猗县反映,去年县五金交化公司在给农村基层供销社分配自行车时,规定每购一辆自行车搭配自行车外胎20条。据调查,省五金交化公司在给各地商业二级批发站分配一批自行车时,每辆车搭配自行车外胎10条,各地二级站给三级站分配时加到了11条,三级站给基层供销社分配时又加到了20条。永济县农村基层供销社从县百货公司进一架缝纫机,搭配搪瓷面盆200个。榆次县百货公司给农村基层供销社分配一架缝纫机,要带塑料布2卷。
二、盲目采购。忻县地区的静乐县是一个12万人口的小县,全县非农业人口不到7,000人。去年11月份,县供销社主任亲自带领采购人员到广东省普宁县华侨公司购进60万元商品。其中有每只平均价格248元的进口高档手表737块,至今才卖出50块。象骨筷子30,000把,全县人均两双多。这样盲目进货,需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卖完?
三、农民购买商品的挑选性强了。去年以前,自行车、缝纫机等耐用消费品在农村销路很好,顾客一般不问牌子。今年不同了,农民“要名牌、看产地、选式样、求质量”。这样,就出现了积压和脱销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名牌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生产的杂牌产品卖不出去。到今年5月底,山西省农村基层供销社共库存自行车17,000辆,比上一年同期增加近一倍。洪洞县仅马头供销社一家,就库存峨眉山牌和洛阳牌自行车276辆。这个县的万安供销社库存杜鹃牌缝纫机102架。
四、农民购买力的投向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农民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投资比例越来越大。今年1至5月份,通过农村基层供销社销售的农业生产资料比去年同期增长22%。尿素、磷肥和中小农机具、木制农具、车马挽具等供货不足。河津县建伯大队共有1,500户,70%的农户提出要建喂养牲口的房子。眼下,用于住宅建筑的平板玻璃、木材等,在农村市场上十分紧缺。
山西省有关部门认为,把城乡流通渠道通开,当前急需帮助农村基层供销社卸掉“包袱”。他们认为:前几年商业批发部门供应给农村基层供销社的滞销商品,凡是包装完好、质量没有损坏的,应当允许换货或退货。今后批发和零售都要坚决执行商业部制止商品搭配的通知。要尽量扩大工业品代销范围,开展农村基层供销社与商业批发部门联营试点。农村基层供销社,要加强市场预测,尽量减少和避免盲目采购,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代购代销点,千方百计扩大销售,满足农民的各种需要。
本报记者 尚代江 李东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