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评抓好十六个足球重点地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7
第8版()
专栏:

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
——评抓好十六个足球重点地区
本报记者
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功亏一篑后,不少人感慨地说:十亿人口的国家,难道还选不出11名优秀运动员?
人口多,诚然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优势。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我国人口多,但“足球人口”少。足球人才只能从踢足球的人中产生,没有成千上万活跃在足球场上的足球健儿,11名具有高水平的“国脚”还真不好找呢!
中国足球要翻身,需要解决两个实质性问题:一是提高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各级代表队的技战术水平;二是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胜于老一代的后备人才。两个问题相比,后者更重要,更关键,更带有战略意义。正因为考虑到这点,国家于1979年底确定了16个足球重点地区。在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收拢五指抓重点,以便形成层层衔接的训练体系,系统培养合乎要求的全面型运动员。
我们高兴地看到,两年半来,16个重点地区的足球活动已开创出一个新局面。1980年,北京市的足球选拔赛仅有十几个队参加,现在达到260个。广东省梅县地区已成立1,699个基层足球队。武汉市开展足球活动的学校从1979年的10所增加到目前的156所。重庆市成立了1,000多个小足球队。天津市的“千队百校”活动热气腾腾。大连市经常踢足球的人数在16万左右。与此同时,各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例如:培训教练员、裁判员;建立足球传统学校或基层网点;改进竞赛组织;制订奖励、经费补助制度等等,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16个地区的工作是不平衡的,最大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一些地方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还太少,系统的训练和比赛还不够。从工作方法来看,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抓得不够;要求比赛成绩多,基本功训练抓得不严;突击活动多,基本训练抓得不紧。在去年年底召开的足球训练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名誉会长廖承志,要求16个重点地区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真正把那里搞成“足球世界”。会议之后,各地纷纷修订工作计划,改进工作方法。
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上,亚非各队,如喀麦隆、阿尔及利亚、科威特等队的突出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际足联也做出决定,下届杯赛仍将有24个队参加决赛。这些都告诉我们,亚非国家的足球水平在提高,我们不能因为在亚大赛区预选赛失利就一蹶不振,而应该看到前途和希望。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在16个重点地区再多下一些功夫,成倍成倍地增加“足球人口”,新近成立的四级国家队就会有浩浩荡荡的后备军,就不愁中国的足球搞不上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