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热闹的山村夜校——贵州农村的一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8
第2版()
专栏:

热闹的山村夜校
——贵州农村的一角
李东东
夜幕罩住了黔北高原的山乡和平坝。在修文县小箐公社的山路上,闪闪烁烁的煤油灯和手电光,伴着说笑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杉林大队农民技术夜校。
这所夜校原来叫“农民夜校”,只担负扫盲任务,后来在群众要求下,增添了农业技术课。本大队45户里,43户有夜校学员,附近社员也被吸引来了,共有76人在夜校读书。
夜校从开设农业技术课开始,就把课堂讲授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山区育稻秧季节,夜校安排了水稻薄膜育秧技术课。周继山老师详细地讲解了薄膜育秧的技术措施,还用自己去年试验薄膜育秧获高产的事实,说明这种育秧法节约谷种,烂秧少,秧苗成活率高,比老法育秧增产20—30%。
正讲着,一个大嗓门插了话:“老师,发谷芽的时候多长时间淋一次水?我的谷种怎么比别人发得慢?”周老师仔细帮他分析技术上的原因,学员们不约而同地交换着欣喜的目光。原来,这个名叫杨国庆的学员,两年前还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赌头。包干到户以后,责任田的担子压上了肩,他随着大伙儿到夜校学习,把劲用在生产上,去年,他家人均打粮1,300多斤,烤烟、油菜两项现金收入就达到2,000多元。今年,他被群众推选为生产队长,出席了县“劳动致富”会议。
老师刚回答完杨国庆的问题,后排一个叫尹怀祥的小伙子举起了手:“我今年打算养鱼,请问老师养哪种鱼好?”话音才落,早有准备的周老师很快回答了他。
杉林夜校越办越红火。许多社员家庭,夫妻同入学,兄弟共钻研。乡亲们都说,杉林夜校办得好,尹宜邦和周继山两位老师功劳大。他们白天教民办小学的娃娃,天黑教娃娃们的爸爸妈妈,还和社员一样承包了责任田,一天也没误过上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