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关于保证京津城市用水的六点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8
第3版()
专栏:

关于保证京津城市用水的六点建议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陆亚洲 顾定法
京、津地区这两年为什么闹水荒?1980年以来连续大旱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用水不够合理和对水源建设重视不够。要从根本上解决京、津水源供需矛盾,除加强一般的用水管理外,应该着重做好下面六项工作。
一、搞好水源建设,统筹上、下游用水
北京、天津位于海河下游,水源建设必须从整个流域出发统筹安排。五十年代天津的水源条件很好。但自从1958年以来,海河上游兴建了许多水库,中游大面积发展农田灌溉,到了七十年代,下游水量减少至20亿立方米,仅为五十年代的四分之一。六十年代,天津的用水主要靠密云、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和岳城等水库供给。后来,除密云和官厅水库外,其它水库都相继停止供水,使天津用水逐渐紧张。目前,官厅水库上游已兴建大、中型水库18座,使上游来水量日益减少,给官厅水库的控制运用带来困难。
为了确保北京的用水,官厅和密云水库上游如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资源,应根据上、下游兼顾的原则统筹安排。同时,京、津地区还要注意自身的水源建设,有计划地兴建一些蓄水和引水工程增加水源。
二、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要与农业供水分开
北京、天津的用水主要包括生活、工业和农业三个部分。目前,用水量最大的是农业,占总用水量的65—75%,城市生活用水仅占总用水量的4—7%。北京、天津比较大的水源如密云、官厅、于桥和潘家口等水库向市区供水都要经过广大农田,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和工程措施,要保证城市供水就很困难。因此,为了能在特旱年份保证城市生活和工业的正常供水,就必须与农业供水分开,并逐步建立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的独立系统,以防止农业争水的现象发生。
三、合理调度使用大型水库水源
密云水库是一座具有多年调节作用的大型水库,是北京的可靠水源之一。但是,目前水库在合理调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安排供水计划时缺乏对各用水部门的调查研究,仅按库水多少制定分配方案,有时甚至有多少水就用掉多少水,使水库没能真正发挥多年调节的作用。官厅水库原来也是一座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过多,降低了水库调节能力。今后密云、官厅水库应做好合理调度工作,并在其上游划定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库泥沙。
四、大力推广农田灌溉新技术
我国近些年来喷、滴灌有所发展,但喷、滴灌面积还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2%。京、津地区更少,为0.6%。喷、滴灌一般要比地面灌溉省水40—60%。目前,北京和天津每年的农业用水量约45亿立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80%。如果灌溉面积中70%的菜地,30—40%粮田实行喷、滴灌,每年至少可以省水15—20亿立米,相当于北京一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总量。
五、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
我国工业节水有不少先进典型,如大连市冷却水回收循环率已达88%,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75%。目前,天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0%,北京为40%。因此继续开展工业节约用水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工业用水中70%左右为冷却水,而北京工业冷却水的回收率只有40%,每年约有2亿立米排入下水道。这些水的水质变化不大,仅温度高一些,只要修建冷却设备便可以继续使用。今后北京、天津的工业布局一定要从当地水源的实际出发,少发展或不发展耗水量大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六、调整农业结构,减少水稻面积
京、津地区降水量为500—700毫米,发展农业生产一定要从这个基本自然特点出发。每亩水稻需水量800立米,种植水稻如不立足于当地水源,而指望外流域调水是不行的。另外,京津地区种植水稻易受低温危害,产量不够稳定。因此,在水源不充裕的京津地区应限制水稻面积,多发展耐旱作物,否则遇到旱年农业就会与城市“争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