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看花山崖壁画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8
第5版()
专栏:游记

看花山崖壁画散记
邓生才
花山,位于祖国南方边陲,濒临明江,距宁明县城水路有20多公里,崖壁上有大量古画像留存,花山崖壁画因而得名。
今年春天,我们乘机动游艇顺明江西流而去。明静湛蓝的江水,不时泛着银光,春燕几双,在江心翩翩弄舞。新建的驼龙大桥,象长虹一样,从桥拱望过去,但见一片绿茵。厂房、村居、远山、浮动的云沉在江底。明江,一开始就给人以雅淡清新、江小天开的感觉。
船快要驶过明江盆地一段平坦的航程,从船头望去不很远的地方,横亘着连绵不断的群山,但这还不是花山,是珠山。珠山,也有崖壁画。当船来到珠山前,这时整个船都活跃起来了,人们站在船头甲板或登上船顶,目不转睛地在崖壁上搜索。“啊,见到了!见到了!”我视力不很好,但借助望远镜,在深潭顶上的绝壁,终于也看见了:十来个色彩鲜艳的人物画像,大小不一,手脚叉开,状似跳跃,线条十分古朴。人们高兴极了,特别是首次见到古崖壁画的同志,更是感慨不已。有的说:“这么陡的石壁,猴子都难登攀,前人怎能在上面画画呢?实在难以想象!”有的说:“常年风吹雨打,朱红的颜色为什么经久不褪?真是奇迹!”而我却陷入了沉思,为少数民族的创造所倾倒。
从珠山开始,沿岸都是石山。珠山与龙峡之间,列峰对峙,南北夹壁,山环水复,飞湍轰鸣,气势雄伟,仿佛象一幅巨大的活动的水彩山水画。船从高山迤逦西行,山势逐步开朗。过了巴雷,远远望见一片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船转了一个大弯,但见石山巍峨屹立江右。
啊,花山到了!
在花山绝壑上,有一幅高约50米、长约180米的举世罕见的崖壁画卷。啊,这是何等的雄伟壮观!看,那众多大小不同的画组,1,500个粗犷拙朴的人物画像,朱光闪闪地展现在崖壁上,它们不正象在招手,欢迎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么?看,画壁正中,一个身高数米、腰佩长剑的巨人,威风凛凛地站立在一只怪兽背上,观看那些手举铜鼓、铜锣和其它乐器的乐手,以及十数群队列奴隶、徒手狂欢纵舞的场面,完全是古代部族头人主持征伐誓师或凯旋集会的真实写照!我兴奋极了,几乎要跳起来高呼:这不是一幅可以称之为出世独立的一大奇观吗?!
船在花山抛锚,我走上岸边,试图统计画像具体数字,但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怎么数也数不清。我也曾试图用手指去舔一舔画图上的朱红,以便用来推断其年代,但我怎么使劲,也舔不上一点儿颜色来。原来是朱红和石灰岩接触起了化学变化。二者早已融合在一块了。我还仔细观察,看周围是否有斧凿遗痕或攀扶遗物,以便探究前人制作巨画的劳动情景,但岩巉如劈,一片干净,什么也没有发现,我的愿望又落空了。我曾想估量一下制作这幅画的工时,但实在是太艰难了。游伴对我说,就是以现在条件去完成这项工程,也要用一个团的人力画上一年。古时生产力比现在大为落后,何从估计?我越想越觉其难,只有望壁赞叹不已。
花山崖壁画实在太神秘了!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创作而又使之长久保存?往昔人们是借神力来解释的。我只相信,她无疑是世代居住在明江两岸的壮族先人的智慧结晶。尽管目前尚无文字记载可以稽考,但我坚信:历史考古学家们,终将有一天会作出科学的结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