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青藏线上的汽车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0
第4版()
专栏:

青藏线上的汽车兵
新华社记者 张春亭 王安
绵延起伏的青藏公路,穿越世界屋脊,连结着祖国内地和西南边陲。沿路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艰苦。英雄的汽车兵为完成祖国人民交给的运输任务,长年驾车奔驰在世界屋脊上,笃行不倦地为人民尽义务。
事情发生在今年2月底、3月初。接连几天唐古拉山上狂风怒号,大雪弥漫。公路上下,积满了一道道雪棱子。2月28日凌晨3点,汽车部队某团八连有台车突然滑离公路几百米,陷在一个小山坳里。汽车兵张国忠看护大米3天3夜,饥寒交加,昏迷过去,被路过的地方司机救走。3月8日下午,当八连自拉萨返回的车队赶到这里时,战士们又是两天没吃没喝了。此刻,唐古拉山上的风雪更加肆虐。一场营救被困汽车和转运车上大米的战斗在风雪中展开。饥肠辘辘的战士扛起100斤重的大米袋往山上爬,每前进一步,都要使出全身气力。走不了十几、二十米,就只有大口喘气的工夫了。不少人实在坚持不住,就连人带米袋一齐摔倒在雪地上。年轻的连长肖新宇,奋战在最艰难的地段。平时,他能提起300斤重的变速箱;这时,他那高大的身躯也支撑不住了。他顽强地爬起来,和指导员一起把全连战士召集到身边,指着印有“四川”字样的大米袋子说:“这可是四川人民在与洪水搏斗中争来的支援边疆的大米!不管怎样艰难,咱们也要把它扛上去,一袋不少地运往西藏。”
一幅感天动地的情景出现在唐古拉山上:三班班长、共产党员张志清跌倒了,又从雪窝里挣扎起来,双手拉着米袋一步一步往上拖;九班班长、共产党员唐国成,共青团员韩程启高山反应严重,口吐黄水,吐完了,抓把雪塞进嘴里润润喉咙,又接着往山上扛;四班战士、共青团员田永协,耳朵冻起了水泡,手肿得象馒头,全身关节疼痛难忍,无法站立,就跪在地上,要别人把米袋抬在他背上,手脚并用往前爬;材料员、共产党员崔玉柱,两天粒米未进,又犯了胃病,疼得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他一声不响地把腰带勒了又勒,扛着大米往山上攀……
就这样,英雄的汽车兵们与风雪严寒斗,与高山缺氧斗,终于将80袋大米全部搬上了公路,又装上另一台车,运往了拉萨。第二天,又把被困的汽车营救上来。
在青藏公路,类似八连这种与暴风雪搏斗的事情,不仅每个汽车连队都会遇到,就是在平时,汽车兵也要付出巨大的辛劳。冬天这里的气温降到摄氏零下二三十度,汽车也冻得难以发动。大家用手摇车,摇一阵子,就得趴在保险杠上喘一阵粗气。有时一两个小时也发动不起来。没办法,有些战士就不顾个人受冷受冻,索性撕开棉衣,扯一团棉絮蘸一蘸汽油,点火烘烤进气管,这才把车发动起来。只要车队一停下来,汽车兵就爬上爬下,检查货物捆得紧不紧,车篷钉得牢不牢。晚上到了兵站,许多人不是把行李往房子里扛,而是就在车厢里打开,铺在高低不平的货物上,整夜地守在车上。冬天,即令狂风把车篷撕裂,全身都冻麻木了,他们也不肯离开汽车一步。
更为可贵的是,英雄汽车兵为了祖国的利益,甘愿放弃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
在某团八连,有个名叫连文仓的志愿兵,今年三十多岁,在青藏高原开车已十四个年头。他是一个乐天派。平时,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欢笑;困难时刻,哪里有他,哪里就充满生气和力量。但有时他也会因家中父老妻小有困难而烦恼。今年初,连队第一次出车去拉萨,他请假回家盖房。连里因为缺骨干,决定让他完成这趟运输任务再回家。他一时想不通。但一经组织决定,他就把个人和家庭利益都抛到脑后,坚决接受任务,驾车奔上了昆仑山。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