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阅读
  • 0回复

张勋复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0
第5版()
专栏:学点民国史

张勋复辟
历史的发展往往走着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从此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旧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民国初年,继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失败之后,1917年7月1日又发生了清廷的复辟。由于这次复辟是由封建军阀张勋一手发动的,一般称为张勋复辟。
张勋(1854—1923)原来是清朝的江南提督,统率江防营驻扎在南京。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军进攻南京,张勋负隅顽抗,战败后率溃兵2,000多人北窜,据守徐州、兖州一带,继续与革命军为敌。民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队伍顽固地留着发辫,表示仍然效忠于清廷。他这种死心塌地充当清廷走狗的卑劣态度,引起了广大人民的憎恶。人们称这个怪模怪样的军阀为“辫帅”,他的队伍也有“辫军”之称。1913年,他因参与镇压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有“功”,被袁世凯提拔为长江巡阅使,并且把“辫军”扩充到约2万人。他从此拥兵徐州,成为一个声势赫赫的地方军阀。
1916年,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称帝失败,忧惧而死。黎元洪当上大总统,实权操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北洋军阀与国民党人及西南地方势力之间矛盾重重,政局十分混乱。张勋认为这是恢复清王朝统治的大好时机,遂以团结北洋军阀一致对抗国民党和西南地方势力为理由,于6月9日召开徐州会议。在会上,他大讲清廷“泽深仁厚”,要求“尊重优待前清皇室各条件”,并倡议北洋军阀“遇事筹商”,“务取同一态度”,公然组织军阀们的攻守同盟。此时,段祺瑞企图利用徐州会议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经他暗中策动,参加徐州会议的七省军阀很快扩大为十三个省区,并组成所谓“十三省区联合会”,制定章程,以张勋为盟主。这期间,参加联合会的军阀们由张勋领衔发出一系列通电,肆意攻击国会,气焰十分嚣张。
不久,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在所谓“参战”(即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爆发。段主张对德国宣战,黎和国会则坚决反对,双方势如水火。张勋因德国暗中支持他的复辟主张,而反对对德宣战,但又非常蔑视国会和黎元洪。因此,黎、段争相拉拢张勋以为己助。张勋却另有自己的打算。他伪装成黎、段之间的调解人,企图利用矛盾,坐收渔人之利,伺机控制中央政权。同时,他以十三省区盟主的身份勾结德、日帝国主义者,四面八方拉关系,并招纳蜷伏在各地的前清遗老遗少、“洪宪帝制”余孽及老保皇党人,拼凑实力,积极为复辟作准备。
1917年5月下旬,当黎、段因解散国会问题争持不下之际,段祺瑞通过其心腹徐树铮策动各省督军麇集徐州,拟嗾使张勋领头以武力推倒黎元洪并解散国会。黎元洪得到消息,先下令免去段的国务总理。消息传到徐州,督军们大哗,立即商讨对策。张勋乘机提出“非复辟不可”的主张,“各督军表面亦赞张意”。会后,按着预定的步骤,各督军相继宣布独立,拒不承认中央政府。黎元洪被迫电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便于6月7日带领“辫军”3,000人由徐州北上,翌日抵天津,会晤刚刚下台的段祺瑞后,遂即提出“调解”条件,要挟黎元洪解散国会。黎被迫下令解散国会,张勋于14日到达北京。
为了欺骗世人耳目,张勋入京后表示支持李经羲组织责任内阁,并通电独立各省,取消独立。局势表面平静下来,但张勋暗中却指示其心腹万绳栻密电各地复辟分子急速进京。各地复辟分子欣喜若狂,纷纷来到北京。其中有已堕落为复辟派的康有为。他认为共和国不适于中国国情,非改弦易辙,不足以“救亡”。并狂妄地表示,只要宣统复辟,“一星期之内可措国家于磐石之安”。经过一番紧张的策划,张勋于6月30日傍晚偕其同党潜入清宫,开所谓“御前会议”,决定当晚发动复辟。深夜,辫军占据车站、邮电局等要地。同时,派出代表劝黎元洪“奉还大政”,遭黎拒绝。7月1日凌晨,张勋换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领群丑,同入清宫,拥12岁的溥仪“登极”,接受朝拜,高呼万岁。复辟丑剧正式揭幕。
在张勋的导演下,当天发布八道“上谕”,把民国6年7月1日改为“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易五色旗为龙旗,恢复清末旧制。中央设议政大臣、内阁,各省督军改称巡抚或总督。张勋自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通电各省,胡说什么:“凡我同胞皆属先朝旧臣,受恩深重,即军民人等,亦皆食毛践土,世沐生成,接电后应即遵用正朔,悬挂龙旗”。
复辟势力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对段祺瑞利用他们作为工具以便自己继续把持中央政权的政治阴谋,未能识破。他们以为复辟既是徐州会议的预谋,只要一发动,即可得到各方面响应。但是,他们的反动妄想很快就破灭了。复辟消息传出后,立刻遭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激烈反对。群众纷纷集会,舆论一致声讨,都把张勋等人视为“叛逆”、“小丑”。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指出讨伐张勋,不仅“为民国争生存,且为民族反抗武力之奋斗”。同时命令各省革命党人“出师讨逆”。上海工商界一律悬挂共和国旗三日,广东各界召开国民“护国后援会”,以表示反对复辟的决心。黎元洪逃入日本使馆避难,坚决拒绝与复辟分子同流合污。段祺瑞借助全国人民反对复辟的声势,马上四出活动,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支持下,组成了“讨逆军”,7月3日在天津附近的马厂誓师。京津一带加入“讨逆军”的队伍共5万余人,分东西两路沿京津、京汉铁路北进。防守廊房的辫军一触即溃,复辟分子见势不妙,纷纷溜出北京逃命。张勋知大势已去,束手无策,不得不辞去一切伪职,央求驻北京的公使团出面“调停”。段祺瑞提出解除辫军武装,保全张勋生命财产。张勋却坚持要求带兵回徐州老巢,企图保存实力,仍作一个地方军阀。双方谈判破裂后,“讨逆军”于12日发动总攻,守卫北京各要地的辫军或缴械投降,或作鸟兽散。张勋在两个德国人的保护下狼狈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丑剧仅仅上演了12天,就在万人唾骂声中收场了。段祺瑞于14日入京,重掌政权。他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命,蛮横地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继续实行军阀的专横统治。
在民国的历史上,不只一次出现过妄图开历史倒车的丑角。由于他们违背人民的意志,都以身败名裂而告终。张勋复辟的短命又一次证明了这个历史发展的逻辑。
(闵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