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阅读
  • 0回复

故乡流连(三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3
第8版()
专栏:

故乡流连(三章)
刘烨园
母 校
我回来了。一身尘土,疲惫的脚,石刻的身躯……
你老了——沉重的铁门,围墙垂挂蓬蓬青藤,掩住几何图形的石缝!草高了,密了;风雨剥出三合土路的煤渣,屋基溅满泥水,生出暗绿的苔皮……
真静,只有鸟鸣。
铁色的相思树,告诉我,红领巾亲手栽下的蓖麻树、向日葵呢?
为什么沉默不语。回忆使我们年轻。
岁月,不仅有灰蒙蒙的梅雨,飞沙走石的狂风,也有纯得没有杂质的蓝天白云,咚咚的队鼓,童稚的歌声,播撒热情的篝火,飞翔理想的琅琅书声……
所以,这代人才能弯弯斜斜地走了很长的路。我才会回来看望你。
知青小屋
风吹过来。灰白的草屋顶,绿草在欢迎我。
土墙的裂缝宽了,太阳在黑屋里铸出灿灿的光剑。倚在门边的柴捆呢?仿佛还闻到淡淡的树脂香。粉红的、紫蓝的小花在台阶旁悄悄开放——当年,它听我们轻拨吉他,唱一支深沉的歌,动情地弹下露珠,安慰寂寞的心……
一步,两步……水塘边,我拂开嫩草和浮萍,掬一杯清凉的水,洗跋涉的汗渍……
人应该是有情的。对于爱,对于真和美……
圩 场
阳光抹亮蓝靛靛的江面。崭新的旅游船“突突”地撇远了乌篷船。岸边,如羽毛般丛生的绿竹林里,闪动一条白晃晃的石板路。挑水的孩子在上面移动,走向柏油路,樟树墙,异国情调的江滨饭店……
昔日的圩场呢?青石板小街,斑驳的板壁,连同卖蘑菇的孩子——他站在杂货店门边,裤子屁股上自缝的补丁针脚老大,象绷着一张纸剪的大桃;沾满潮湿山泥的布鞋露出细细的、黑垢的脚踝……
他捧着热乎乎的黄瓤红薯哭了。对面,素不相识的送红薯女孩回到妈妈怀里,亮晶晶的眼,蓝底白花小褂……
呵,愿淳朴的风情和品质,永存繁荣富裕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