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8阅读
  • 0回复

“我是,但不是”的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3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我是,但不是”的断想
朱焘
“我是烈士的女儿,但不是烈士!”前些日子,又在报上看到张志新同志女儿的这些话,心头不禁一振。是第一次听到吗?不,三四年前就记住了。今天之所以令我心惊魄动,是因为我深深感到这两句话,随着岁月与春风秋雨的磨练,愈加璀璨夺目了。
如果把这句话抽象成“我是,但不是”这样一个公式,我看套用在许多地方都是合适的。比如说成“我是厂长的女儿,但不是厂长!”如此等等。现在许多青年后辈不一定这么说,但都是这么看,这么做了的。而同时,我们这几年在城乡的角角落落里,也常听到“我是某某的女儿(儿子、女婿、儿媳妇等)!”这里的
“某某”当然是姓名、职务的合称了。尽管言者形形色色,场合有明有暗,口吻也不尽相同,但炫耀之情或弦外之音,却如出一辙。
张志新同志女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说的是两句,而不仅是前半段。她认为自己有受革命烈士思想熏陶的有利条件,有继承英雄母亲遗志的义务,但却没有靠革命烈士英名而谋私利的权利。相形之下,那些把公式前半段当作口头禅的人,不觉得有负于党和人民对革命后代的爱抚,是往自己长辈的脸上抹灰吗?当然,既有自己怎么做的问题,还有别人怎么看的问题。我企望大家都接受张志新烈士女儿的“我是,但不是”的真理,以利于四化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