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多年经营的山林毁于一旦 郝家岭大队毁林毁草开荒,破坏山区植被,造成严重后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4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多年经营的山林毁于一旦
郝家岭大队毁林毁草开荒,破坏山区植被,造成严重后果
本报记者 王艾生
今年春天以来,在山西省中阳县郝家岭大队出现了毁林毁草开荒的严重情况,部分干部社员在这个大队的文家咀、大圪咀、庙圪咀、小圪咀、大咀嫣等山地、陡坡盲目开荒430余亩。其中毁坏自然草坡300余亩,在林地开荒100亩,毁林开荒30亩。全大队146户社员,有130户开了荒。17个党员有14个开了荒,7个党支部委员有4个开了荒,6个生产队长都开了荒。开荒10亩以上的20户,20亩以上的10户,30亩以上的有3户。原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曹有年,一家开荒30亩。乱开荒高潮时,全大队一天出动40多个劳力、26头牛。
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郝家岭大队,是一个有100多户人家的山村。这个大队曾是山西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在五十年代,植树造林、打坝淤地、整修梯田,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总面积的48%。经过今春这次毁林毁草开荒,地表植被被大片破坏,陡坡山梁被挖得“遍体鳞伤”。二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草坡、树木,毁于一旦。我们站在郝家岭大队的后山梁上,举目四望,陡坡小梁、沟沟叉叉、小道两旁,都被乱开乱垦种上了作物。到处可见残留的树桩、树杈;那些植被剥去后的陡坡,雨水冲刷出条条小沟,有些已露出硬板土。大队现有的500亩用材林都遭乱砍偷伐。据大队党支部书记说,被偷砍偷伐的树木有5万多株。在郝家岭大队所属的曹家塌山坡(坡度均在35度以上),有一块270平方米的林坡,原有树44株,被砍伐39株,开荒种上了黄豆,另一块500平方米的林坡,原有树96株,被砍伐77株,开荒种上了土豆。
郝家岭大队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毁林毁草开荒情况?主要是因为大队党支部领导软弱无力,放弃了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管护。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大队对林地、林坡、草坡、水保工程等,没有及时制订维护管理办法。一部分社员只顾个人私利,有的干部、党员也带头开荒。这个大队1981年就有几户家在农村的职工开荒种豆,原说“不让个人收”,结果到秋天队里无人管,乱开荒者得利,一些没有开荒的社员便跟着干起来。大队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中,对落实各户“包干”产量搞得较细,而对地块落实不细,陡坡开荒扩种又无人过问,使荒地越开越多。据调查,六七个劳动日开一亩荒地,种黄豆(或黑豆)可打百斤左右,收入30多元,经济上很合算。少数农民只想通过广种多收增加财富,县和公社在提倡农民劳动致富时,也没有严格制止这种陡坡开荒的错误行为。
郝家岭大队毁林毁草、陡坡开荒情况,城关公社和中阳县委、县政府是知道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曾去郝家岭调查并予以制止,但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当我们访问城关公社党委书记时,他表示“很难办”。到底难在何处?县委书记曹兴仁同志说,对于毁林毁草开荒问题,县委领导“喊得凶,抓得少,落实得更差”。
晋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本来已很严重,每年有大量泥沙倾泻于黄河。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里的水土保持。1981年,国家资助郝家岭大队一万八千多元,补助他们筑坝、淤地、修梯田、修排洪道,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国家经济尚有困难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多的钱帮助一个大队搞水土保持,这是多么不容易。可是,沟底在筑坝,山头在开荒;沟底修排洪道,山顶植被在“推光头”,这种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