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进得来 留得住 王秀珍教书七年没有一个流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7
第3版()
专栏:

进得来 留得住
王秀珍教书七年没有一个流生
黑龙江泰来县四里五公社水上学校的民办教师王秀珍,教书7年,没有一个流生。
王秀珍是一位普通高中毕业生,今年28岁。1975年她到水上学校任教,先后带过两个一至三年级的小循环,教过132名学生。在她的辛勤培育下,学生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7岁小,8岁早,9岁上学才正好”,是当地群众流行的看法。为了使每一个年满7周岁的适龄儿童都能入学,每当接一年级新班之前,王秀珍总是先到社员家进行家访、动员。1975年暑假开学,王秀珍了解到已满7岁的张艳菊没来上学,便去家访。原来,张艳菊的奶奶怕自己的孙女上学早,被人欺负,不让去。王秀珍耐心说服了家长,嘱咐全班同学照顾好张艳菊小妹妹。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王秀珍亲自把张艳菊送到家门口。小艳菊终于坚持学下来了,如今,她已是7年级的学生。
王秀珍常说:“要使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就要有责任心,要爱孩子,使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觉得上学有意思。”课堂上,她认真讲课、辅导,课间,她和孩子们一块唱歌、跳舞、作游戏。学生扣子掉了,她给缝上;冬天孩子们解不开裤带,她给解。她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水壶、茶杯,使孩子们冬天也能喝上热水。孩子们感到学校的温暖,上学的乐趣,每天早早就来校了。
为了保证在校学生的巩固率,王秀珍注意研究学生流动的原因,重点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
智力差的学生是最容易流动的。1979年开学,学生李静波虽已8岁,但记忆力不好,模仿力差,入学三天后,王秀珍教的10个阿拉伯数字,她只会写个1。气得李静波的母亲揍了孩子一顿。李静波的父亲干脆送她到舅舅家看孩子去了。王秀珍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赶到李家。李静波的父亲对王秀珍说:“王老师,俺孩子傻,不是念书的料。再说,我们孩子学习不好,把全班的成绩拉下来,对老师不好,俺心里也过意不去。”
王秀珍说:“党给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当老师的就要让他们实现这个权利,决不能把他们关在学校的大门之外!静波不会,我可以手把手地教她,一定能把她教好!”
李静波又上学了。每天放学后,王秀珍都坚持给她补一个小时的课。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李静波的成绩已是全班的头几名,并担任了小组长和学习委员。
调皮捣蛋的落后生,也是最容易流动的。王秀珍时时牢记人民教师的职责,满腔热忱地做好他们的工作。班里的于清富是个调皮的孩子。三天两头逃学,不是去打鸟,就是去钓鱼。气得于清富的爸爸每天提着根棍子把他“送”到学校。可到了学校,一眨眼的工夫,他又溜了。爸爸打他,也不管事,认为这孩子
“没治”了。王秀珍并不灰心,每天都去接于清富上学。开始,于清富见了老师的身影就跑,一次,两次,三次……于清富终于被老师的诚心感动了,说:“王老师,往后您再别来接我了……”。见于清富坐住了学校的板凳,王秀珍打心眼里高兴。她还让于清富当了小组长,管理本班教室。从此,于清富不再逃学了,学习有了进步,还时常受到表扬。于清富的爸爸感激地说:“王老师教育得比我们这当爹妈的还好。”
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也是影响学生流动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王秀珍不仅在平时认真备课、讲授,就是在产假期间,她也不忘自己的责任。1980年6月初临产前,她提前讲完了本学期的课程,并写出了详细的复习计划,交给替她代课的老师。月子里,为了将来不占用上课时间给孩子喂奶,她宁可让自己的独生女儿受委屈。她掐着钟点儿,每隔4个小时才给孩子喂一次奶。孩子刚满月,她就上班了。她把孩子放到离学校几里远的婆婆家。为了不影响教学,直到孩子断奶,她从来没回家给孩子喂过奶。
王秀珍任教7年,学生不仅没有一个流动的,而且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她现在教的一年级62名学生,在全公社20多个教学班的统考中,成绩很好。学生家长们说:“孩子交给王老师,我们放心。”
赵 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