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中尼友谊添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9
第6版()
专栏:

中尼友谊添新篇
本报记者 张高鹏 刘仙鹏
中国和尼泊尔是友好邻邦,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山水相连,西藏自治区的樟木口岸又同尼泊尔隔河相望。双方的边民长期和平相处,自由往来,谱写了一曲曲友谊颂歌。
“友谊便桥”
去年7月11日,特大山洪把连接中尼两国的友谊桥冲得无影无踪。友谊桥两头的数十公里中尼友谊公路,也遭到严重毁坏。两国间的交通中断,给双方的陆路贸易和边民交往带来了许多困难。
10月底,靠近友谊桥的尼方边境村寨负责人,花了近两天的时间,绕行数十公里崎岖山路来到西藏樟木口岸,找到我方樟木公社负责人西绕同志,提出想在原友谊桥下游二三百米处选址修一座便桥,以利双方边民的往来。尼方倡议立即得到我方赞同。
接着,尼方动员了一二百名边民,先修了桥头尼方的便道,随后砍树的砍树,修桥的修桥,几天的时间,一座宽1米多,长六七米的便桥桥体,就搭建在中尼界河——波曲河上了。但是,桥下激流翻滚,桥窄流急,桥两边又无扶手,过往行人,特别是背着上百斤盐巴、粮食和物资的尼方背夫,过桥就更危险了。我方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拨出数十公斤粗铁丝,交给尼方,用以编绑便桥两边的扶手。扶手编绑好后,人们再也不必担心过桥时的危险了。
便桥虽小,作用很大。它把中尼两国间的陆路交通又接上了。它是中尼友谊的象征,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友谊便桥”。
“救命菩萨”
六十四岁的尼泊尔边民承德旺堆,突然半身不遂,由3个儿女轮流背着,经过3天的崎岖山路,来到了中国樟木口岸人民医院求救。
这时,医院已经下班。但医务人员听说来了尼泊尔病号,立即赶来诊治。主治医生李明文、接换民经过精心诊断,确诊为脑血栓,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可是,医院专门为尼泊尔边民设置的两间病房都住满了病号,怎么办?同医院住在一起的樟木口岸检疫所负责人达瓦次仁同志马上把自用的钢丝床腾了出来,给老人设置专门病房。医院连续对老人点滴注射18天,用完了医院仅有的4,00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酐,又用了5,000毫升706代血浆,还用了维生素B12和人参再造丸等贵重药品。主治大夫和护士还在晚上为他针灸,使病情逐日好转。
承德旺堆是个尼泊尔贫苦边民,住院3天后,两个儿子不得不回家干活,只留下女儿服侍他。而他患的这种病,又需要经常按摩和必要的锻炼,他女儿一个人忙不过来。医务人员就教会并帮她按摩,搀扶老人练习走路。医院怕老人冷,专门在病房安装了电炉,供他做饭、烧水、取暖。老人住院时间长,带来的粮食吃完了,樟木口岸政府便救济他大米30斤、食油1斤。老人看到这一切,激动得连声说:“中国真好!中国医生真好!你们真是救命菩萨啊!”
自1972年樟木口岸设置以来就建立的医院,除为我方群众治病外,还免费为尼方边民治病。去年一年中,前来治病的尼泊尔边民近6,000人次,占到医院就诊人数的一半。
“绝不误班”
在友谊桥头,有一个国际邮件交换站。
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樟木一带,冬季风雪肆虐,夏季暴雨成灾,给两国间的邮件交换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保证国际邮件的按时正常交换,十几年来,双方邮政工作人员作出了艰苦的努力。
一次,倾盆暴雨使靠近樟木口岸的中尼友谊公路中国段发生严重塌方,载着80多包国际邮袋的邮车被阻在中途,眼看第二天就是国际邮件交换日期,怎么办?
中国樟木邮电局的同志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说:“绝不误班。”在国际邮件交换员柴炳珍的带领下,藏汉职工披上雨衣,开着接转邮件的汽车,就往塌方地点驰去。
这时,天还下着雨。这次塌方线路长达一公里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稍一不慎,不仅邮袋会跌落悬崖,人也会粉身碎骨。但大家全然不顾,一到地点,就脱掉鞋袜,卷起裤腿,干了起来。
开始,大家一袋一袋地扛,藏族职工多布杰、桑杰嫌这样太慢,干脆每人扛起两袋、三袋就走。柴炳珍人瘦体弱,也抢着扛包。为了保证邮袋的完好无损,他们宁可自己受淋,用雨衣把邮袋盖得严严实实。同志们汗水和着雨水、泥水,经过连续两个多小时,终于一件未损、一件未湿地把全部邮袋搬过了塌方地段。第二天,中尼双方的国际邮件交换员准时来到交换房,照常进行了交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