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排难闯险——记大同常圈沟煤矿矿长薛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2
第2版()
专栏:通讯

排难闯险
——记大同常圈沟煤矿矿长薛六
本报通讯员 殷实 本报记者 齐志文
大同常圈沟煤矿矿长薛六同志,今年刚五十岁出头,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井下度过的。去年领导上把他从一个大煤矿调到常圈沟这个地方小矿,去恢复和改造一口古井。
薛六接到通知当天下午,就跑到现场实地察看。荒山野沟,怪石嶙峋,这位挖煤的硬汉,倒吸了几口凉气。他摊开设计图纸和地质资料,一项项仔细分析:离公路近,运输方便;紧靠电源,动力便利;还是厚煤层,这样好的条件,脚板底下就藏着几百万吨死煤。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50名矿工来到工地。没有水喝,他们到十几里的沟外去拉。没有房住,斩石劈崖,挖凿了十几口窑洞。住进去没几天,野耗子钻了许多洞穴,白天堵住,夜晚又被挖开,在寒气袭人的大冬天,洞小风大,窑洞成了“寒窑”。睡在薛六旁边的小青年一夜冻醒几回。薛六将皮帽子戴在他头上,用腰带把他脚下的被头扎结上,还抽出身下的垫褥压在他身上,让小伙子向自己靠拢,低声问他:“苦不苦?”
小伙子婉转地说:“够意思啦!”
薛六说:“你没赶上去上甘岭,咱们比那时强百倍。每个星期能进大同看场电影,洗个澡,还能回家改善生活。”
小伙子只好用薛六的话说:“只要是为国家早出煤,多出煤,再苦也能咽下去!”
这是一座百年前被人遗弃的废矿井。斜长的井筒,坡度陡,又狭窄。中等个头的人连腰都直不起来。100多个台阶已经淹没了三分之一。老薛说:“撵不走龙王,我们就占领不了巷道。”他们用3个月时间,排完8万立方积水,还完成了井筒扩建工程。
古井地质情况很复杂,井内险情不少。薛六带着工人到井下察看时,发现一堵厚厚的煤墙挡住煤层,在他们穿越煤墙时,突然发现多年的积水和瓦斯顺着巷道冲出来。薛六以他长年的井下经验,沉着指挥排险。他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嘴唇冻得青紫。几十人聚集井下,假如险情进一步恶化,万一逃不出咋办?他果断决定,将人员和设备统统撤到安全区。他撤在最后,大伙为他的安危担忧,他说:“我是党员,危险时要坚持;我是矿长,下命令你们得服从;挨着顺序,一个一个后撤。”人们往后走着,回头望望薛六,他活象座煤雕矗立在危险区。险情稍减后,薛六又提上抢险工具,冒着生命危险向前探查。他们研究了个土办法:将巷道工作面分成上、中、下三层,每层打两个小眼,分三次小规模放炮,放一层水,排出一次,连续干了7昼夜。
闯过险区,又碰上两尺厚的淤泥,两脚踏下去拔不出来,寸步难行。从哪里开打通道呢?路是人走出来的。他们几个人,一次又一次在泥泞里往返,终于找出开劈新通道的路线,见到了煤。
薛六万万没料到掘进走巷刚刚几天,这一层煤消失了,留下一条薄薄的煤线。顺着煤线继续干,哪年哪月见厚煤?偃旗息鼓,岂不前功尽弃吗?薛六急得坐卧不安,他在井下同大家开“诸葛亮会”,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和煤层变化倾向,从煤层走向分析判断,这块煤随地壳变动下沉了。请技术员作出新的设计方案,将巷道栽下去,果不出所料,两米、三米、四米厚的煤层出现在眼前。
就这样薛六和工人们一起奋斗了几个月,终于把这口古井唤醒了。常圈沟煤矿一年多来,为国家生产了数以百万吨煤炭,目前二号井已开工,三号井正在设计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