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荒滩变良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2
第4版()
专栏:通讯

荒滩变良港
本报记者 张平力
埠口——胶东半岛南沿一座新兴的渔港。十年前,这里只有白沙、白浪、风声、涛声;今天,人们已在这里绘制出了一幅又新又美的图画!
埠口在文登县城南50多里。它是1972年由文登县水产部门出资2万元开始兴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建成110米长的码头,能停靠千吨以上的渔轮;两座容量共1,700吨的冷库,9个为渔业生产服务的工厂,形成2,0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渔港年卸港量达到35,000多吨,居山东省第二位。埠口的建设速度,开创了我国小渔港建设的新纪录。
一个晴日,我们从文登驱车前往埠口。路旁林立着涂有各种色料的楼房,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海边;石砌的一方一方的养虾池,在阳光下闪耀,犹如一面面镜子,镶嵌在沙滩上。港湾里,群船列队;码头上,装卸繁忙。砖石、塔吊、推土机、载重汽车——建设正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小城镇。渔港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这里具备了继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国家去年在这里投资170万元搞港口扩建工程。再过几年,这里将又是另一番景象。
登高远眺,埠口港湾在南北陆地的挟持之中,东西狭长,渔船从港口出发,往东可直出黄海。这里港湾深入陆地,渔船停泊安全;水源较好,海滩广阔,交通方便;邻近的村庄多,人力资源充足,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商港,可以“借水行舟”。埠口海港建设得快,与借重这些有利条件不无关系。
渔港负责人、文登县水产局副局长于时仁同志,是这一带的“名人”。许多人都很敬佩地说:“老于,他是好样的!”十年前,他是县水产供销公司的副经理。是他沿着文登县的海岸线做了实地调查,集中了人们的意见,力排他议,将埠口选为建港地点的。也是他首先带领76名职工来到埠口荒滩,搭起帐篷,抡开大锤,打响了建港的第一炮。
在渔港的对虾养殖公司,我们找到了于时仁同志。他高高的个子,长年被海风吹的面色黑里透红。谈起建港,他兴致来了:“当初,有人认为水产供销公司坐在家里,照样可以收购鱼货,何必去建港?俺们不这样看。没有港,渔民就没有家。见过渔民卸鱼吗?一条机帆船能打八九万斤鱼,全靠船上十四五个渔民卸。船停在浅海边,渔民跳下水,踩着一尺多深的海泥,一担一担抬上岸,往返一次,要艰难跋涉三四里。渔民这么辛苦,还不能及时把鱼卸下来,误了多少‘海里捞银子’的良机啊!”
老于一边和我们谈,一边领我们去看人工育虾场。在一排排混凝土砌的虾苗池里,密密匝匝布满了比米粒还小的虾仔。吹氧机通过几根皮管往池里送氧,池水一起一伏,虾仔翻上翻下——这样可以避免虾仔过分拥挤、缺氧窒息。据说一只对虾一次能产卵800多万个,在自然状态下成活率很低,人工养育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埠口海港这几年和周围社队联合养殖了23,000亩对虾,去年获得成功,为国家创汇60多万元,渔港和社队都增加了收入。
我们问:“又建港,又养虾,顾得过来吗?”老于说:“顾得过来。就是多下些功夫罢了。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港,不搞些多种经营怎么办?这叫‘自然养自然’”。听他介绍,我们弄明白了埠口渔港为什么建设这样快的原因。
埠口渔港是分阶段进行的。1973年,港口建成37米长的码头,年卸鱼量达到18,000吨,有力地促进了集体渔业的发展。集体渔业发展了,县里财政也有了钱,在这个基础上渔港又从各方面筹集资金,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建港工程。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埠口渔港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港上建了织网厂、修船厂、罐头厂和冷库,年收入达到70多万元。加上渔港又和社队联办了对虾养虾场,每年约有十几万元的收入,建设渔港的资金基本可以靠自己来解决了。十年当中,渔港靠推动集体渔业发展和搞多种经营筹集建设资金,不但加快了建港的速度,还向国家上交税利100多万元。过去文登县虽然靠海,可是渔产量在全省数不着,现在已跃居全省第二位了。谈到发展规划时,于时仁同志说,海员俱乐部、影剧院、医院、商店等设施,正在按计划逐步施工。到1985年,渔港要和周围社队联合养殖4万亩对虾和贝类,和渔业大队联办一座3,000吨的冷库,组成渔工商综合经济体;增加码头长度和港深,向中型港口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