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沙窝里蹦出的“鱼博士”——记鄂城县沙窝大队渔场副场长周启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3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沙窝里蹦出的“鱼博士”
——记鄂城县沙窝大队渔场副场长周启才
本报记者 刘衡
好马崖前不低头
磨难,对有的人是万丈深渊;对湖北省鄂城县沙窝大队的周启才,却是登高的动力。
1964年年底,周启才被大队渔场遣送回第九生产队了。乡亲们对他说:“你回得好,带领我们养鱼吧!”周启才回答:“我不能养鱼了,我是富农子弟。”乡亲们说:“解放那年,你才14岁,是在我们眼皮底下长大的。我们信得过你。”
周启才想:“是啊,我养的鱼跟别人养的吃起来是一样的鲜味。渔场不要我,我就在家乡搞。咱们这个穷沙窝子,下雨不起泥,种田不结粒,坑坑塘塘多,要在水里头做文章。”
第二年开春,周启才带领几个人到长江里头捞鱼苗。他讲:“春季,水先到,鱼后行,涨水以后再下网。夏季,鱼水一路到,一来潮,马上下网。”“‘虾引路,鲫断江’——虾苗在前,鱼苗在后。打上鲫鱼苗后,就要收网回家。”
鉴别鱼苗是养鱼的关键。在旧社会,人们出门前,往往要烧香磕头,求菩萨保佑自己不要碰上“黄姑江”等野鱼苗,不然秋后一场空欢喜。当时分辨鱼苗的技术十分保密,连老子都不传儿——怕儿子分家后,夺去自己的饭碗。周启才呢,却把自己几年拜师访友、苦心观察得到的知识连锅端了出来:“黄姑江带白色,游水时头朝下;家鱼黄红色,平着游。黄姑江身子硬,水干时,扭不成圆圈。家鱼身子活,扭的圆圈一个又一个。”
真个是:“江湖一张纸,戳破就不值。”大伙儿很快掌握了“留家去野”的本事。而且分得清:那尾鳍上下有两个小黑点的是白鲢,有一个大黑点的是花鲢,笔尖尾上有条红筋的是草鱼,有条青筋的是青鱼……
附近的队纷纷到九队买“保险鱼苗”。这一年,九队光卖鱼苗和成鱼就赚了7,000元,每天的工分值从2角9分上升到6角,从大队的最穷队变成最富的队。
九队的名声大了。1967年,上级来“堵资本主义的路”,不供应他们黄豆了。人们急得跳脚:“豆浆是鱼苗的奶,这明明是卡脖子嘛!”他们忍痛出高价到外地买黄豆,后来,连黄豆也难买到了。
周启才想:“人们喜欢吃鱼,我在工余时间喂,这犯什么法?有什么罪?只要不把我抓去坐牢,我就要养一辈子鱼。不怕倒霉,只怕灰心;不怕不易,只怕泄气……”忽然,他脑子一闪,闪出了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没有人往长江里头泼豆浆,长江怎么竟成了淡水鱼的摇篮?”
他在池塘里倒了几滴豆浆。鱼苗游到这里,理也不理,笔直走了。再倒几滴,还是这样。“鱼苗不吃豆浆,吃什么?”他盯了几天,终于发现:鱼苗吃的是豆浆培养出来的浮游生物。他高兴极了:“豆浆不是直接饲料啊!豆浆不过是起了肥水作用。青草和粪也可以肥水啊!它们培养出来的浮游生物和豆浆是一样样的。”
周启才找了一个塘做试验,光扔草和粪。开始,鱼苗不浮头,成活率低。原来是草、粪太少了,鱼苗缺食。后来,草、粪扔多了,水里氧气少,鱼苗经常浮头,池塘里象下毛毛雨一样,成活率也低。再后来,他摸索到了草、粪和水的适当比例,试验塘养的鱼苗又多又好。乡亲们原先看见周启才整天瞄鱼,不知他瞄什么。后来知道他瞄出了新点子,赶紧跟着学。
周启才背上筐,到处拣粪串连,宣传新法养鱼苗。有些人不信:“针尖尖大点鱼苗,怎么吃得进草啊?”周启才帮助大家在四个大队办了四个点,最后都成功了。县委、地委、省委先后派人来调查,推广这个办法。人们纷纷称赞:“咱沙窝窝里蹦出来的‘鱼博士’解决了鱼苗饲料这个大问题。”
前进道路无终点
1980年,周启才光荣地加入共产党,还被选为县政协委员。
荣誉,对有的人是拦路的虎。对周启才,却是前进的动力。
周启才回到大队渔场当副场长了。他想:“咱不能在掌声中垮台啊!以前,有些人压着我,我还偷偷摸摸干!现在,党引着我,咱更要用劲往前走。”
塘堰养鱼是繁殖淡水鱼最重要的一环。长江的鱼苗少了,周启才照着书本,搞人工繁殖。
大队地处丘陵,塘堰大多是为农田服务的“过水塘”。草多水浅,水冲沙压,淤积严重。周启才领着大伙儿改小塘为大塘,改浅塘为深塘,改低坡塘为高埂塘。他们就地取材,块石护坡。塘塘建有截流沟、进水渠。随时撇走久雨的山水和农田来的瘦水,及时引进农田来的肥水。过水塘水量增加了,保水保肥,能排能灌。
周启才领着大伙儿因塘放种,合理混养,做到层层有鱼,寸水不荒。他们实行大中小三级同塘,春、夏、秋三批放养,夏、秋、冬三次捕捞,捕大留小,捕一补一,循环喂养,季季有鱼;他们在山坡农田进行麦—稻—鱼、油—稻—鱼等轮作生产,既增加收入,又改良了土壤。
周启才的试验塘的产量已突破两千斤。外县、外地区、外国的教授学者、养鱼专家陆续来参观、学习,周启才编写的“塘堰养鱼技术”手册已发到全省各个水产部门。他还到华中农学院等单位讲课。他对人们说:“科学无止境,脚步不能停。每一步都是新的起点,我要永远向高处攀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