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坚持计划经济制度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读《中国财政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3
第5版()
专栏:

坚持计划经济制度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读《中国财政问题》
蒋映光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财政问题》一书,收录了陈如龙、许毅等同志的文章43篇。这些文章,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对财政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全书内容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坚持计划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正确认识和发挥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制度,这是不能动摇的。问题在于如何实行计划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建国三十多年走过的道路来看,对于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有些年份搞得好一些,有些年份搞得差一些,有的年份发生严重失误。实践的经验说明,财政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对于坚持计划经济制度,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关系极大。什么时候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对财政的职能作用比较重视和注意正确运用,计划管理就比较科学,国民经济就能有计划按比例地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财政的职能作用受到歪曲,计划管理就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就会失调,经济发展就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挫折。
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之所以要正确认识和正确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是因为财政具有分配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是国家有计划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必须科学地处理生产和分配、生产结构和分配结构的辩证关系,科学地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消费品的分配。处理好这些关系,要正确运用财政这个经济杠杆。财政分配不能囊括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但是在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我们国家,企业折旧基金的提取,工资奖金的发放,纯收入的分配,要受国家财政的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扩大,新企业的建设,老企业的改造,主要受国家财政的制约。正确发挥财政的分配职能,有助于正确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以及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财政的调节职能,主要是调节国营企业收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调节集体经济收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关系;调节地方收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沿海和内地、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的计划管理,要求实现国家集中的计划指导与地方、企业、职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正确结合,财政的调节职能是达到这个正确结合的重要手段。
财政的监督职能,主要是通过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缴款拨款活动(包括税收),对企业的经营及成果,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通过财政掌握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渠道和资金数量,对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实行全面的计算和监督;通过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把住积累与消费的增长必须与国力相适应的口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监督。财政的监督职能,实际上是运用财政的反馈作用,检验计划是否科学,校正计划的偏差,保证计划的正确执行。
怎样正确发挥财政的作用,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呢?《中国财政问题》一书总结的经验,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正确处理经济和财政、经济计划和财政计划的关系。一般说,应当首先考虑经济计划,特别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计划,然后据以制定财政计划。按照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积极措施,广开财源,保证各方面资金的需要。同时,要用财政计划从分配和再分配的角度来测算经济计划是否积极可靠,用财政计划的执行情况来检验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增加财政收入,主要靠发展生产,但是在经济杠杆的运用上,要考虑它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财政支出计划的制定,要坚持量力而行,注意建设规模与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考虑到意外需要而留出一定的后备,不能只顾建设的需要,不顾财政的可能,提出过高过大的拨款计划和投资计划。
第二,坚持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物资供应和外汇收支平衡及其相互平衡。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相互平衡,财政平衡是关键。财政收支平衡是信贷收支平衡的基础。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平衡了,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在总量上就可以大体平衡。要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不打赤字的预算方针。预算赤字是对财政预算收入的过头分配。财政预算发生赤字,会使简单再生产受到干扰,基本建设形不成生产能力,通货膨胀,市场紧张,物价不稳,人民生活不能安定。要坚持财政信贷统一平衡,对生产和流通扩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和基本建设投资要合理安排。盲目扩大银行贷款,增加基本建设投资,没有一定的数量界限,对于合理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是有害的。
第三,搞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过去财政管理上实行的统收统支制度,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经济效果的提高,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问题,是正确处理计划性和积极性的关系,集中和分散的关系。既要坚持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又要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承认地方、企业必要的物质利益,同时又使国家掌握必要的财力物力,作为实现宏观计划指导和控制的物质基础。这几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起了良好的作用,应当充分肯定。但是,资金比较分散,国家集中的资金相对说少了一些。扩大企业自主权不能理解为只是扩大财权,在企业收入的分配上,国家、企业各占多少比例,要研究出一个合理的界限,并且把责、权、利正确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改革税制,通过税收合理调节收入,适当解决企业间由于价格等不合理因素带来的苦乐不均的矛盾,增加国家财力。财政体制改革不能孤立地来搞,各种体制改革要尽可能配套同步进行,各种经济杠杆要配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改革的效果。
第四,加强综合财政计划。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财政是综合财政。综合财政的理论,应当包括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的理论,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统一平衡的理论,分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互关系的理论,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企业、劳动者个人之间经济利益的理论,等等。综合财政计划,核心是国家预算收支计划,但不仅仅是国家财政预算这一项,还要包括信贷收支计划、企业专用基金计划、预算外资金计划,专项贷款和借用外资计划。因为现在资金渠道很多,预算外资金数量很大,经济领域的浪费损失相当严重,急需通过综合财政计划,从政策上和数量上加以协调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