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集体英雄主义的赞歌——读短篇小说《八百米深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4
第5版()
专栏:

集体英雄主义的赞歌
——读短篇小说《八百米深处》
黄益庸
孙少山同志的短篇小说《八百米深处》(载《北方文学》1982年第2期),是一篇在主题提炼、艺术构思和人物塑造上都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小说描写的是由于某种偶然原因而面临特殊境遇的几个煤矿工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作品一开头就把人物置身于发生大地震后的煤矿井下。四名幸存的矿工,靠一把斧头好容易砍出一条出路,又被余震把通道堵死了。正当老工长张昆鼓励大家掘开左边的煤帮,企图找到另一条通道的时候,在八小时前乘地震时的忙乱,抢了大家的面包袋独自逃命的李贵,却从右边煤帮的后方发出了求援的敲击声。在这生死存亡系于一发,利害冲突极端尖锐的时刻,是首先援救孤立无助的李贵呢,还是撇下他不管呢?这是摆在老工长张昆和另外三名矿工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个十分个别而又典型的环境,给各个人物的现身说法以最好的舞台,特别是给张昆这个英雄人物创造了用武之地。
在张昆的身上,那有点令人生畏的外貌,和美好的、崇高的内在素质是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表面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干巴巴的小老头儿”,但在关键时刻,他的形象陡然高大起来了,光彩起来了。在小说里,作者不仅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他怎样以无比丰富的生产斗争经验,带领伙伴们从只有“万分之一”希望的大地震的灾难中死里逃生,而且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他怎样一分为二地看待灵魂被污染了的李贵,并以煤矿工人的传统美德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教育伙伴们,说服他们首先抢救孤立无援的李贵。在“表决”是否援救李贵而出现“一比一”的局面时,他没有照搬什么“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之类的大道理,而只是用三弟跳下河里救活一个俘虏而差点儿淹死和冻掉十个脚趾头的例子去启发大家,用下面这样饱含着无产阶级深情的贴心话去叩动伙伴的心弦:“……万一有那一天,光咱们活着出去了,见了李贵的老婆孩子,你们就会明白今天的事儿该怎么办了。你们还年轻,你们会一辈子都受着良心的折磨,一个人内心有愧,活着又有啥意思?!”这个老工人的心胸是何等的开阔,心灵又是何等的美丽啊!
虽然小说里的人物有主次之分,但作者并没有忽视次要人物的刻画。在作者笔下,他们都是按照生活和性格的逻辑而行动、而相互联系和冲突的。譬如,那个死也不想和李贵死在一起的冷西军,最后由衷地谅解了李贵,不只是由于张昆的身教言教,更主要的是由于李贵以自己的行动使冷西军相信他还可救药;又如,李贵之所以从一个朴实的农村青年变成损人利己的人,是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特殊的经历,他后来又终于为自己损人利己的行为而羞愧,也是由于事实的教育,改变了他“如今社会,谁还顾谁呀”的成见,而并非只是张昆给他上了政治课。
这篇小说结构严谨而又情节紧张,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看,大地震造成的困境尚未解除,李贵的求援又带来了爆炸性的思想斗争;“表决”之后对立的主张刚刚勉强统一,小王的抽泣和“呱哒板子”下流的说笑,又预示了精神崩溃的征兆;经过殊死的搏斗,好容易从通风井看到了生还的希望,可怕的睡魔又缠住他们,隐伏着瓦斯中毒、功亏一篑的危险。紧张的情节使小说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但在波澜起伏的情节中,作者自始至终都不只是单纯“突出”张昆,而是同时着力描写这个历尽危难,充满矛盾,然而并没有丧失求生的愿望和斗争的意志的集体。例如,作为全篇高潮的《相会》,就通过大伙和李贵的相会,出色地描写了这个集体。作者以抒情诗般真挚感人的语言,抒发了他们从“相会”中深切感受到的那种同心协力的集体所具有的无比强大的力量:
谁也没再说一句话,静默之间,象有一道强烈的阳光照射到了这千尺地下,扫荡了阴冷黑暗,一股暖流注入人们胸间,一切仇恨、隔膜,全冰化雪消了。他们觉得心胸无限舒展开来,感受到了地面上少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似乎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使大山把他们压成粉末,也绝不能使他们分开。这难道不是最感人肺腑的集体英雄主义的赞歌么!小说的结尾,描写张昆在耗尽了全部精力为大家开拓生路,自己却无力爬出通风井的时候,“水火不相容”的两条汉子——冷西军和李贵,却以惊人的意志,同心协力把他抢救了出来。这也决不是简单的“光明的尾巴”,而是贯串全篇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的最高体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