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开展秋季造林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11
第6版()
专栏:

  开展秋季造林运动
王林 佟新夫
一年三季造林,各有其特点,但经验证明以秋末冬初植树造林为最好;成活率高,长的也旺盛。目前虽然有些地区尚不习惯于秋季造林,但过去许多地区已有秋季造林习惯,且有相当经验。所以,值此秋令之际,要抓紧季节,充分发挥秋季造林的有利条件,吸取与提高过去造林的经验,继续开展一个群众性的造林运动。
一、秋季造林的好处:
(一)容易活:树木落叶后,大地冻结前的秋末冬初之间,树木开始休眠,树液活动缓慢。树苗栽上后经过一冬和土的密贴,当解冻以后,土壤湿润;发芽前根部先扎根,可以充分供应养料和水分,发芽后又不致受春旱之害,自然容易成活。前冀中区,一九四八年秋季植树七十三万六千株,成活率为百分之九十,而春季植树只活了百分之六十。这次出席全国劳模代表大会的造林模范贾兰虎说:他在家乡的河北行唐县故郡村领导全村每年三季造林,这十年来已造成四十余万株,其中以秋季栽树的成绩为最好。今年六月绥远省林业干部会议上,大家一致反映:绥省虽地势高寒,但有秋后造林习惯,其效果也比春季造林好。林业专家任承统曾介绍过绥远黄河沿岸群众多年播种杨柳条的方法,即于冬初结冻前,将杨柳细条,截成五、六寸长,在湿润的滩地用犁耠成沟,再把小杨柳条播于沟内,随即复土二、三指厚,明春便一簇一簇的长出来,省苗省工,并且简单易行。也是营造母树林的好方法,各地均可适用。
(二)长得旺:秋后树苗和枝条的养分充足,栽苗、压条、插枝,发芽生根都有力量。因为先扎根后发芽,本固枝荣;又加病菌害虫因气候较冷,不会侵入树秧的伤口;秋后的一切苗木,在落叶后,蓄积养分充足,到了奏天发芽生长就比较早而旺盛,更不怕春旱。
(三)树秧树籽都好找:秋后修整树木的很多,砍下来的杨柳枝条正是很好的树秧,尤其每年到处孳生着许多树苗和果苗,秋后正好利用这些野生苗木来造林。这时树木生长停顿,远运调剂也方便。另外,绝大多数的树籽都在秋后成熟,采集容易,各种果核也好找。播种造林或育苗,经一冬软化后,春季发芽也很正常并且还整齐健壮。
(四)果核、树籽的播种都容易成活:如桃、杏、核桃、山楂等大粒硬谷种籽,因外皮坚硬,或含腊质,水分不易透入,最好在秋后种上过冬,树籽在土中一冻一化,硬谷上挤出了很细的裂缝,才能吸收水分,第二年很早就发芽。所以,用硬谷种籽养苗或荒山播种造林,最好都在秋后进行。特别是橡、栎两树种,在有土的山地上造林,宜于早秋播种,当年就能生根,明春出土。例如:去年河北省东陵造林局的秋播橡籽,发芽成活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它是将来华北、西北造林上的主要树种,但是到了秋天即应随采随播,不要储藏过久或立春再播。
(五)利用农闲时期:从霜降到小雪的一个多月,正是农闲时期,不像春天那样一天比一天忙,更较雨季造林容易掌握时间。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来调剂树苗和大量造林。在秋季如能很好地发动群众植树,成绩能够超过春、雨两季。据去年河北省的不完全统计,全年植树八八、九五三、二八三株,而秋季就栽了五五、○○○、○○○株。
二、技术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干沙地栽树,秋后压条,挖出的土要堆到坑的北面,枝条放到坑里(坑深二尺)并紧靠坑的北边,千万不要栽在穴的当中。这个方法也是造林模范贾兰虎在实际经验中得来的;因为干沙荒中原来水分就少,经过挖坑,势必使沙中水分更加减少。但是把树秧紧靠北边栽,因有一面沙土未动,保有水分较多,易于成活。把树秧栽在坑的中间,则不易成活。此外,还可借以挡住春冬季的风沙吹打,保持适宜的阳光,易于扎根。埋土时要从坑的南面砸土填坑,然后留下一小池子,便于积水存雪;又能阻留刮来的细沙或烂草叶,使变为天然的肥料。杨柳压条,每坑大条要放两根,小条放四根,不宜将一大把条子挤在一起压下去。太长的条子要砍作两段,细头压条,粗头用栽橛子办法去做,又省秧又好活(栽橛子或带根的苗木,封上沙堆后第二年可以不管)。另外最重要的,是必须掌握“深埋、实砸、少露、密栽”的四个诀窍。
(二)一年生的洋槐等怕冻的树苗,最好在落叶后把树苗刨下来藏在窖内或埋入土中,俟来春发芽时,再刨出来栽植,以后过冬就不再受冻害了。如秋后栽,要切干封土堆。
(三)秋后造防风林带或林网,先将定植地表的干土铲去,然后挖坑,将土一律放在犯风的一边(西边或北边),树放秧入坑中,再用坑周围的湿土填上踩实。这样,就能使犯风的一边成了一堵墙,既能存住冬雪又能阻挡风沙。
总之,秋季是一年三季造林中最重要的一季,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在已有习惯的地区,必须发动广大群众行动起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使造林数量与质量不断扩大与改进。而没有习惯的地区,也要开始先搞重点示范,逐渐开展,让我们的造林工作得以迅速推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