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6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八章 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第一节 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的意义
什么是生产积极性
生产积极性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状态。一般来说,它的内容包括:搞好生产、取得较好的生产成果的愿望,或对生产劳动的兴趣。产生这一愿望或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制度对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制度,特别是不同的生产关系,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阶段,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呈现着不同的状态。
在剥削制度下,劳动者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压抑。但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被压抑的程度是不同的。举例来说,在封建制度下,
“封建主已经不能屠杀农奴,但是可以买卖农奴”。封建主义的生产力,要求生产者在生产中具有某种主动性,封建主“宁愿利用农奴,因为农奴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生产工具”,农奴具有耕种土地的某种劳动兴趣。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工作者,即雇佣工人,是资本家既不能屠杀,也不能出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工作者比闭塞无知的农奴有文化、伶俐,能够懂得机器和正确地使用机器”。(见《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7—448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主人,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再受到剥削制度的压抑,有可能得到高度的发挥。
当然,在同一社会制度下,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积极性也有高有低。这说明,虽然社会制度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具体的人的生产积极性仍然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决定于当时当地每个人的主观精神状态和客观环境条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个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是千差万别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主义的生产积极性,是建立在社会主义觉悟之上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积极性的思想基础,是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责任感。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的内容包括:劳动者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主义生产组织中积极劳动作出贡献的必要性;劳动者在行动上表现出主动性、创造性和某种自我牺牲精神。当然,社会主义阶段的劳动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所以,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意识到要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也仍然要为了个人谋生而进行劳动。这里,目的有两个,但行动只有一个。因为为社会作贡献和为自己谋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把通过劳动取得个人生活资料的积极性也包括在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的概念之中。
发挥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既符合全社会的利益,也符合劳动者个人的利益。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依靠的就是这种社会主义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也要看到,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因此,存在着非社会主义的生产积极性。即使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也并不是所有的劳动者都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可能有一些劳动者,他们仅仅具有为取得个人收入而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这种非社会主义的生产积极性,只要它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有利,我们就应当加以利用。同时要注意提高这些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
提高劳动者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的意义
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状况,都是关系到社会生产力能否得到较好的发挥和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状况,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大体相同的劳动者集体或劳动者个人,甚至同一个劳动者集体或劳动者个人,使用着同样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只是由于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同,就会导致生产效果的显著差别。这是因为,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投入生产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例如,有的劳动者缺乏生产积极性,就会迟到、早退、旷工、借故请假,从而直接减少了投入生产的劳动量;有的劳动者虽然没有减少“上班”时间,但“出工不出力”,实际上也减少了劳动时间;有的劳动者工作马虎,劳动质量低劣。凡此种种,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不利的后果。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一件大事。
本章执笔:赵履宽 姚裕群
(原载《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27期)(十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