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从“立此存照”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6
第8版()
专栏:论语说文

从“立此存照”想到的
郑林曦
7月10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立此存照”栏,“存”了天津市一条马路边若干电杆上写的一行大字:“马车?奋斗”。编者附语批评了在电杆上乱涂写错别字标语的不文明,我完全赞同。但是,冷静一想,却又觉得应当加以分析。首先可以看出,这是为了达到使马路清洁的目的而在使用汉字。是打扫马路的清洁工还是维持交通秩序的警察写的呢?没法知道了。总之是他觉得有必要用汉字写一句提醒的话,可是他不知道他会说的fèndōu这个词儿该用哪两个汉字写,于是就写了两个别字。我们可以批评他不应该写错。可是反过来,难道我们不也该问一下:用汉字记写现代汉语为什么这么容易出错儿?
回答其实也只需要一句话:是因为汉字难,汉字的绝大多数已经失掉了跟现代汉语的语音以及意义上的联系。就拿“粪兜”二字来说吧。粪的繁体糞,是个会意字,根本不表音,所以人们没法儿根据大粪的粪〔fèn〕这个词儿的语音来记住“粪”这个字形。粪字的会意作用,不仅从简化了的粪上看不出来,就是从原繁体的米、田、共三部分也会不出意来。只有从篆书上才能分析出:“共”是两支手,“田”是一个带把儿的粪箕,“米”却“似米而非米”(《说文》),是一堆“矢”,现代写作屎(见附图)。总起来,画的是双手拿粪箕打扫粪便,古义原来是个动词,“粪除”的意思,后来才变成名词“大粪”。请看这个圈子兜的有多大!
至于“兜”字,就是写出篆书,也没法把它如何会意为头盔讲清楚。《说文》说它是“从?,从皃省”。这两个古偏旁无法帮人们懂得和记住这个汉字,更读不出音来。“头盔”为什么用来吊在马屁股后面作了粪兜呢?《辞海》(1979年版)勉强给了一个解释,“象倒转兜鍪〔móu〕的口袋,兜儿。如网兜、裤兜儿”。这就对了!作口袋意思用的名词兜儿,早就儿化了。如果普及了汉语拼音,在马路旁竖个牌子,写上“Mǎchē qǐng dàifèndōur!”(马车请带粪兜儿!)我看只要会念拼音,听得出这句普通话来,意思就能懂,就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从这行“立此存照”的大字上,也可以看到老百姓还是愿意写简化字的。“马车”二字就较易记住,没有写错。现在,有少数人为了反对汉字改革,竟然违背事实,大叫“汉字不难”。甚至有些原来热心文字改革的同志,也主张汉字简化“适可而止”,“告一结束”,不让在群众中早已通用的简化字取得合法地位。吴玉章同志1958年在政协讨论文字改革的一次会上说,我已经八十岁了,汉字还能掌握,如单为个人,用不着提出汉字改革;但为了人民大众和子孙后代,我却不能不积极提倡汉字改革。最近听说叶圣陶老先生,在讨论简化字时也说了类似的话:汉字简化如果专为我们这样人,就用不着作了。他主张简化要多从方便人民群众来考虑。我们大家都该认真想想这些话,要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着想,坚持先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更切实推广汉语拼音,以促进文字的根本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