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夜访自由神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8
第7版()
专栏:

夜访自由神岛
陈有为
一个夏日的傍晚,我们在纽约曼哈顿南端巴特雷公园码头登上一艘白色的轮渡。在落日余辉里,轮渡从哈得孙河口向纽约湾驶去。
这时晚风轻拂,开阔的水面上碧波粼粼。西天的晚霞,把曼哈顿岛上的摩天楼群染成一片晶亮的彩色。船行20分钟,自由女神的雕像就出现在眼前了。
她身穿宽大的长袍,向南俯视着纽约湾的海面。右臂举起火炬伸向天空,左臂弯曲,手里握一块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字牌。这座41米高的雕像,矗立在52米高的底座上。底座有个多角星形的台基,原是湾口一个百米见方的小岛上的炮台建筑。两百年前,美国人民为了接受法国人民赠送的这座雕像,才利用这个炮台原址,在它上面建起宽大敦实的雕像底座。
登上小岛,夜幕已经低垂。从树梢望过去,只见女神巨大的身影显现在繁星满天的夜空中。底座的灯光,把她映照得象一座淡青色的玉雕。从她帽沿窗孔中射出来的灯光,又好象在她头上缀了一串金黄色的珍珠。
我们乘电梯到底座顶端,又从女神雕像内部,攀着曲折回旋的狭梯一步步往上爬去。旋梯共171级,相当于12层楼高。为了游人方便,每过3节旋梯,都设有长凳供人小息。几分钟后,终于爬到女神的头顶上了。
这里有一圈密封的窗孔,共25个,每个约一米来高。向外远眺,看东边,有“钢铁巴比伦”之称的曼哈顿岛上高楼林立、灯火通明,西边新泽西州沿岸与之相比就逊色多了。南边的纽约湾一望无际,波光闪闪,北边的哈得孙河则迤逦伸向远方,隐没在夜空中。再看看女神头顶的内部,无论什么地方,那低矮的拱顶和圆周形墙壁,那浅绿色的窗框和楼梯扶手上,凡是能够用手触及之处,全是游客留下的姓名。有的涂写,有的刻划,有的墨黑,有的鲜红,有的粗,有的细。那人名国名又各不相同。有来自约旦的艾哈迈德、智利的费尔南德斯,也有日本的佐藤、西德的海因茨……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真没想到,这种在国内屡遭非议的“敝人到此一游”的煞风景恶癖,原来国外亦然,甚而过之。
从女神头顶下来,我们又到底座去参观设在里边的移民博物馆。自由神像与美国的移民历史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移民是美国立国的基础。早在1886年自由神建立之前,就有大量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定居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更出现了移民的高潮。一船船的移民,从北欧、西欧、东欧蜂拥而至,此外也有许多中国人和亚洲人。这些移民,大都是为了逃避饥荒,逃避政治与宗教的迫害,或者受到拐骗,被当作奴隶劳工贩运过来。在他们踏上新大陆土地之前,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被称为“伟大女性”的自由神。
多少年来,矗立在纽约港口的这座铜雕,一直被传诵为移民的希望之星。它碑座上那首犹太女诗人拉扎鲁斯的长诗写道:“把这些无家可归、流离颠沛的人交给我吧,我在这金色的大门口高举着明灯!”但人们可曾想到那些中国和亚洲移民们尝过的辛酸和苦楚吗?如果以为移民人人都能在此实现淘金美梦的话,那就请看看这里的一幅幅照片和一行行字句吧!要知道,当年的华人移民,象猪仔一样被用船押到美国,遭受过多少的刁难和凌辱。他们有的受到苛刻的盘问,有的光着身子蹲在班房里挨饿。移民当局查问的内容包括:“汝村有小街否?有几个炮楼,几间书馆,前边何村,后边何山?”还要查问祖宗三代详细情况,令人难以回答。有一首华人移民留下来的诗写道:
可恨番奴不奉公,
频施苛例逞英雄,
凌虐华侨兼背约,
百般专制验钩虫。
还有一首是:
今日为冬末,
明日是春分;
交替二年景,
愁煞木栖人。
所谓“木栖人”,是被关在木牢房里的华人囚犯的自称。可以想见,这些黄种同胞兄弟们当年远渡重洋踏上这块土地时,尽管抬头看到的是高举“自由”火炬的女神,但他们心里浮起的念头和躯体所受的痛苦,是与自由毫不相干的。
走到室外,凉意阵阵袭来,夜渐渐地深了。人们重登轮渡,怀着不尽的游兴踏上归途。可我内心的感觉似乎和来时不大一样了。时针已近11点,对岸的不夜之城仍是一片灯火辉煌,巨大的自由神像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而在我脑际萦回不去的,却是那一张张不幸的、神情迷惘的、本世纪初的骨肉同胞们的面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