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毁林开荒带来的严厉惩罚——纳雍县猫场公社木井生产队出现泥石流的考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0
第2版()
专栏:

毁林开荒带来的严厉惩罚
——纳雍县猫场公社木井生产队出现泥石流的考察
贵州省纳雍县农林水综合考察组
编者按:纳雍县木井生产队片面抓粮食生产,在陡坡毁林开荒,把97.8%的山坡地上的林草覆盖破坏殆尽,结果林粮两空,教训是深刻的。
暴雨从天降,非人力所可控制。但改善地表状况,在不宜耕种的陡坡上栽树种草,减轻和避免暴雨、山洪危害,却是办得到的。这样,不仅光山不毛之地可逐年增加经济收入,山下良田好土也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因此,吸取木井生产队乱开荒的教训,下决心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注意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是山区建设的一件大事。
今年4月以来,我县累遭冰雹暴雨袭击,损失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弄清成灾原因,专门派了考察组,奔赴灾情特别严重的木井生产队进行了现场考察。
木井生产队位于海拔1,300米的葫芦口,三面环山,两沟相夹。全队耕地面积103亩,其中8亩水田,分布于寨子前后,其余95亩全部为挂在30°——42°陡坡上的“挂画地”。
5月10日晚8时40分左右,降了20分钟的暴雨和冰雹,降雨量达45毫米,五六分钟后,泥、砂、水、石俱下,仅30分钟,就造成重大损失:8亩田全部冲毁,淤积泥砂达20厘米厚;挂在山上的坡地冲走耕层5—20厘米,绝大部分地被冲毁;坡面上冲沟满布,最大的宽达4米,深2—3米;20年生的板栗树被连根冲走,沟下竹林被毁。此情此景是纳雍县过去极为罕见的。
为什么会造成这幅惨景呢?考察组对现状和历史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木井生产队的居民点座落在三面陡坡和木井冲杨家冲两条沟的交叉口。除坡下的基本农田和山梁顶部20亩稀疏灌木未受冲刷,其余裸露岩山209亩、开荒地971亩均被冲。这些被冲土地全部裸露,占总土地面积97.8%,大面积山坡植被荡然无存。年复一年的掠夺性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保水透水性能差。过去的拦山沟也遭破坏。这次暴雨时间虽然不长,但强度大,总水量为2.4万方,大大超过了沟道排水量。在没有森林植被的条件下,山坡不留水,天上有多大雨,地上就有多大水,地表径流猛起猛落,泥裹水,水裹泥,泥砂水石汹涌而下。首先在木井冲上部形成了洪沟,洪峰流量达166.99公方/秒,冲下两个直径达1.17米、体积为0.84立方、重3,353斤的大石,卡住另一洪沟的上段,造成洪水决堤改道。由余家大山倾泻下来的另一洪沟,洪峰流量也达154.41公方/秒。两条山沟的流失物迅速会合后,形成了巨大的泥石流,直冲寨子,造成严重灾难。
根据考察,这次暴雨远不及1949年3月底所降的雨量大,时间也短,但那次并未酿成灾害。原因在哪里呢?1957年前,龙背梁子中上部全是灌木林,坡面最大的余家大山,从山脚路边的拦山沟以上直至分水岭是有名的“余家大山林”,上面全是茂密的栎类阔叶林,共有50多亩,最大的树胸围有一、二抱。杨家冲这面山原来上半山是草,下半山是土。两条沟除冬季外,其它三个季节都是绿水长流。但从1958年以后,大山林全部砍光,山顶岩石裸露,只要雨一落地,浑水就流;雨一停,沟水就断,最长时间也只能保持二昼夜。这种情况再一次说明,山上毁林开荒,坡下平地遭殃。
从这次惨痛的教训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只顾眼前的少许物质利益,就会使大量的土地资源毁于一旦,自然生态失去平衡。长此下去,大自然必将给我们日益严厉的惩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