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促进农牧业生产 防止水土流失 泉巨涌公社因地制宜大面积种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0
第2版()
专栏:

促进农牧业生产 防止水土流失
泉巨涌公社因地制宜大面积种草
本报讯 通讯员张海振报道:辽宁省北票县泉巨涌公社根据丘陵山区特点,大面积种草,既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粮食的增产,又防止了水土流失。今年,全社已种沙打旺4,500亩,成片种草木犀1,300亩,林间种草木犀1,500亩,共种草7,300亩。
这个公社地处丘陵山区,人少地多,荒山面积大。全社总土地面积为24万多亩,耕地6.6万亩,丢荒地1.3万多亩,种草潜力很大。前些年,他们片面抓粮食,结果山坡上植被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土地越种越瘦,粮食单产有减无增。1975年起,他们才根据丘陵山区的特点,开始种草,陆续退耕还草1.4万亩,实现一人一亩草。草多饲料多,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75年,全社养羊4,500多只,今年已接近一万只。猪的饲养量也较前有大幅度增加。巴里营大队1976年种草1,200亩,1977年光草籽就产4.3万多斤。同时,草粮间种或轮种,又能肥田,增强了地力,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使粮食产量大增。同一地块,种草后比种草前,平均每亩可增产200多斤。1975年,全社产粮840万斤;1979年,上升为1,300多万斤。大旱的1980年,还产粮1,100多万斤。
去年秋天,这个公社在落实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就留出一万多亩的荒坡地准备还林种草。全社平均每人占有耕地5亩多,公社决定每人承包田(包括自留地)不得超过3亩,其余集中还林种草。今年种草的特点是:一、种的早。往年种草,都是等种完大田后才动手,往往墒情已过,有的地块就种不上了。今年4月初种大田的同时就开始了种草。二、连片。最大地块800亩,最小的20亩以上。三、加强了管护。凡连片200亩以上的地块都有专人看护,200亩以下的零散地块,由护林员兼管。四、实行责任制。因此,春播的7,300亩草,大都长势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