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万里、胡乔木会见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会议代表时指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要坚持下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0
第4版()
专栏:

万里、胡乔木会见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会议代表时指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要坚持下去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万里、胡乔木同志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会见了参加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和他们进行了座谈。
万里、胡乔木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在勤工俭学工作方面为人民做出了贡献的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和敬意。
万里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这个方针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希望各地各级党政领导加强对勤工俭学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合四化的需要。
胡乔木同志在会上说,勤工俭学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针。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不是为了培养不劳而获的吃闲饭的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劳动都是劳动者。每个学生从他上学开始,到以后无论上哪一级学校,都应当抱有学习是为了劳动的坚定信念。在农村学习的学生,任务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在农村学习的同学应有这样的志气,就是在城市学习的许多同学也应下决心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为农村是中国的主体。而勤工俭学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最好办法。
胡乔木同志指出,勤工俭学的头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文化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假如培养的学生不爱劳动,轻视劳动者,不愿为劳动人民服务,那他就是没有受到应有的德育。劳动教育首先是德育,同时也是智育和体育,因为在劳动中能培养智慧,提高技能,同时在劳动中也锻炼了身体。所以,劳动教育贯穿了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
胡乔木同志说,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次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表明勤工俭学在全国中小学已经取得良好的成就。将来高等学校也要适合各种不同专业的需要和可能,逐步发展和推广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正确的,虽然过去曾经发生过过火的偏向,特别在“十年内乱”中“四人帮”破坏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一些非常荒谬的口号,采取了一些荒谬的措施,使得一部分人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发生怀疑。我们要坚决纠正错误,但并不是要放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正确方针。教育怎能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呢?任何脑力劳动怎能不和适当的体力劳动结合呢?社会主义的教育怎么能培养不但不懂得劳动的意义,而且看不起劳动人民的人呢?那就表明教育是走到错误路上去了。我们的国家是劳动人民的国家,教育就是培养在各条战线上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一般总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也进行脑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同时也要进行体力劳动,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想就是要打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线,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如此。现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开始恢复,我们要把大家创造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去。我们要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正确结合起来,使学校训练出来的学生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与他的脑力劳动不可分开的体力劳动。决不允许学校中那种看不起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幻想在社会主义国家吃闲饭,幻想不劳而获,害怕艰苦奋斗,一心贪图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消费生活方面的享受等错误的倾向发展。如果发现学生中有这样的错误倾向,我们就要用适当的有效的方法去纠正,而勤工俭学就是重要的有效方法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