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美国《新闻日报》驻东京记者指出 日本国内正出现军国主义苗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1
第6版()
专栏:

美国《新闻日报》驻东京记者指出
日本国内正出现军国主义苗头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 美国《新闻日报》8月2日刊登该报驻东京记者塞克斯顿写的一篇文章,指出日本国内正在出现军国主义苗头。
文章说,在广岛事件以后出世的一代日本人看来,和平不是运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按照在美国授意下制定的日本宪法,日本要“永远”废止战争,裕仁天皇已沦为很少露面的挂名首脑;日本国甚至不能大规模重新武装。
今年夏天却发生了一些异乎寻常的事情:
执政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建议取消宪法中禁止天皇“参政权力”的条款。
文部省指示教科书编写人员修改有关日本在二次大战中和大战前侵华历史的字句——其中包括用一个中性字“进入”替代了“侵略”和删节了某些关于日军暴行的内容。
去年,日本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是《联合舰队》,这部影片以浪漫的手法描述了帝国海军自珍珠港事件以来的功绩。其后于今年又放映了《大日本帝国》——这是又一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引人注目主题的片子。
文章指出,如果说近代历史具有指南作用,那就是它向我们揭示:酿成日本军国主义的原因中经济状况所占的比重要大于对外来侵略的惧怕心理。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以后,国家的权力被将军们夺去,其后美国对进口的控制使日本一半厂家倒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以协助了反德事业而感到自豪。日本人只是在感到自己成了美国与西欧牺牲品之后才加强了对军国主义的支持,从而导致了珍珠港事件。但是日本人心的向背一旦改变,其速度也是闪电般的。战争过后,从军国主义转向和平主义同样也是闪电般的,从这一种变化趋势看,密切注视日本的动向是有道理的。
三十年代的一些因素目前再度显现出来——经济停滞,西方工业国采取行动阻碍日本货的进口和失业。7月30日,政府宣布失业率已达到1956年以来最严重的地步。
文章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内采取了可能是第一个公开的行动,使下一代日本人对三十年代的情况感到不那么可憎。文部省把“侵略”改成了“进入”。有一位作者援引日本政府某官员的话说,“侵略”给人一种“作恶”的错觉。东京全国性报纸都谴责了文部省的行动。文章引用《读卖新闻》的话说,“应该记住,日本人民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这使我们对文部省官员的公正感到怀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