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1
第8版()
专栏:新风集

难忘的旅行
在北京站下车时,看见一位同车来京看病的旅客躺在担架上,他紧紧握着列车长的手,依依难舍;护送人员在一旁连声说:“一路上多亏你们照应,谢谢,谢谢……”这一感人景象,把我带回到了整个行程之中。
我从武昌站上车后,同一位农村来的老大爷坐在一起。他年过七十,又是第一次出远门,很不习惯。车开不久,老大爷就呕吐起来。服务员急忙跑过来,把老大爷扶到洗漱间,要他漱口,然后照顾他吃药、喝开水。同时,列车长拿来拖把,把车厢擦洗得干干净净。
闲来无事,我随手翻翻意见簿,一下就被航天部李伟同志的一首诗所吸引:“142次列车新事多,五讲四美好品德,美好心灵党培育,精神文明树楷模。”注解是:“我早晨洗脸时,不慎将手表遗忘在洗脸间。本车厢列车员拾到后马上送还了我。这种拾金不昧的优良品德,反映了列车员同志的崇高精神与美好情操。”《写作》编辑部亦斌同志的表扬信写道:“142次列车对老人实行重点开饭,并亲自送到车厢的制度太好了。我姑姑今年七十五岁,第一次去武汉探亲,一路上得到列车人员的照顾。这种方便旅客、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开午饭了。列车长知道,一般饭菜是不合晕车老大爷的口味的,他端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老大爷见了,不知说什么才好,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滚。我趁此机会,同列车长闲谈了几句,称赞了他们。列车长回答说:“过奖了。我们服务人员的职责,不仅是要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而且要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新风尚影响旅客,使他们真切地感到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对老人,敬如父母;对小孩,爱如子女;对同辈,亲如手足。’”
这短短几句话,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的行动也正是这样。那位老大爷在车站见到接他的儿子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行了两三千里,总象还没有走出自己的家门一样!”
北京市客车装配公司 杨柳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