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她自愿留在祖国内地工作——记暨大八二届毕业生香港学生李桂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2
第3版()
专栏:

她自愿留在祖国内地工作
——记暨大八二届毕业生香港学生李桂莲
暨南大学八二届毕业的香港学生李桂莲,自愿留在祖国内地工作了。
凡回祖国内地就读的华侨、港澳学生,国家都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李桂莲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李桂莲家世居香港,母亲和弟妹现仍在港。她原毕业于香港拔萃女书院。得到暨大复办招收华侨、港澳学生的消息时,她已在香港潮州公学任教六年,并正在“夜校师训班”读书,但她放弃了师训班毕业后提职加薪的机会,到暨大外语系就读。
李桂莲到校后,看到学校对华侨、港澳同学关心备至,老师们也总是循循善诱,耐心辅导。特别是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们更热情相助。一次,她患了病,学校医学院的教授亲自给她作检查,系里的老师帮她办好住院手续。住院期间,老师和同学经常来看她,还把营养品送到病房……这在香港是不可想象的。她深切地感到:在香港,金钱是衡量和处理人们关系的标准和杠杆;在祖国内地,道德和文明是处理人们关系的准则和动力。
最使她难忘的是在班上任教的张华斌老师。他年愈半百,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十年动乱中,他曾蒙受冤屈。但他对祖国没有丝毫的怨言。他身体不好,对工作仍满腔热忱。他常对同学们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我热爱祖国,我相信党。一个人跑到国外,无论怎样有作为,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在祖国内地工作,是为人民创造财富,换句话说,也是为自己创造财富。张老师的话,使李桂莲深受教育。课余,她经常去拜访张老师。张老师向她讲述人生的哲理,勉励她热爱祖国,做一个正直的、纯朴的人。李桂莲说:“是老师把热爱祖国的感情传给了我。”
在校四年,李桂莲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她想,回香港,物质生活可能好些。但物质生活再好,也无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她也曾想过毕业后去美国,现在她认为,即使到了美国,也会遇到香港那样的问题。参加祖国内地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在祖国内地工作,条件可能艰苦点,但精神上是充实的,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祖国四化作贡献。她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同意和老师的支持。今年4月,她向学校递交了毕业后留在祖国内地工作的申请报告。今年暑假毕业前夕,她再次向领导和老师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现在,有关部门根据党的政策和她本人的情况,已适当安排了她的工作。
杜汝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