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啊,芦家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3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啊,芦家滩……
朱国瑾
当我驱车驰过淮安城南苏北灌溉总渠长堤,沿着涧河北岸坎坷小道,来到当年车桥战役中的芦家滩阻击战遗址时,正是朝辉初洒,晨炊袅袅的时刻。脚下的麦田已经在晨曦中苏醒,无垠的绿色掺和着阳光的金线,缀着水晶的露珠,仿佛成了一片金银的海。
这一带村落,现属车桥公社芦滩大队。时值春日,阳光温煦,蝶舞蜂喧。当年这里袅袅余燹中,“活捉鬼子啊”、“缴大炮啊”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而今只留得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那条曾使日本侵略者望而生畏的涧河,如今巧装打扮,宛然飘过芦家滩,穿绕在依依杨柳、郁郁榆木之中。当年的壕沟早已成了坦荡的通途,一辆辆汽车卷着尘埃奔驰而过。这块曾是血和火的战场,今天给人一种壮阔兴旺的景象。
呵,芦家滩,同是春三月,三十八年前,你黄尘遮日,飞砂扑面;三十八年后,你阳光明媚,春风煦煦。一切都变了。当我盘桓在这里,纵览低回,真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心情。
呵,请君捧起这里的一撮泥土,闻一闻它的温馨吧;请君掬一把涧河长流不息的清波,尝一尝它的甘甜吧。祖国的土祖国的水,该给人们多少沉思!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先,在这块故土上走过了多少漫长、多少辛酸的道路呵。我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祖先,在这块锦绣肥沃的土地上,创造了耀目的精神文明。直到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十九世纪,我们古老的祖国才落后了。
我们毋须回避这些屈辱的历史,古国的沉浮岂能让民族的败类和罪人去主宰,英勇的炎黄的子孙在这块国土上,不是进行了无数次猛烈的、可歌可泣的、令人荡气回肠的斗争吗!呵,为了这方土,为了自己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展开的一场场力的拚搏,才是真正的历史。不用纵观广袤的山河,就在我的脚下,自十世纪中叶以来,这里的人民与封建王朝的斗争,就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三次进犯这块土地,车桥、复兴、博里一带人民奋起反击,在柳浦湾,姚家荡大破贼兵,敌尸如山。至今,车桥东北还保存着一座“埋倭墩”。然而,数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震惊华中的车桥战役,日本侵略军又在这里抛下了八百具尸体。写下了华中敌后抗战的光辉一页,使这次战斗成为抗战史上俘获日军最多的一次。
呵,任凭晨风撩起我万般思绪,站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我要告慰我们的先烈:你们在这块土地上,曾投之以生命,洒之以热血,你们带着对祖国无比的爱,对敌人无比的恨在这里战斗过,如今,你们又带着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长眠在这里。请放心吧,先烈的英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