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北也门努力发展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4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北也门努力发展农业
符卫建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农业,全国有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由于全国75%的耕地“靠天定产”,农业产量仍然很低,农业年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8.5%。粮食至今不能自给,国家每年得花大量外汇进口粮食。
为迅速改变农业落后状况,政府决定在1982年到1986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农业,预定农业投资44.3亿里亚尔(约合9.7亿美元),农业年增长率为4 .8%。
为此,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兴建中小农场和蔬菜种植园;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以购买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在各主要农业区建立农业科研中心,逐步推广科学种田;成立供销合作社,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人口;进口适合也门耕作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鼓励种植棉花、咖啡等传统农产品,以增加出口,减少每年达17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土地的种植面积,并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聘请外国农业专家指导和传授农业技术等等。
除上述措施外,政府已开始在主要农业区打井、修渠、筑坝,搞水利电力配套工程,以确保粮食生产。其中,最大的工程是重建也门历史上著名的萨巴王朝的古迹——已毁的马里卜大水坝。计划投资一亿多美元,1986年大坝建成后可灌溉9,239公顷农田。此外,政府正在筹建第三所农学院,为发展农业提供更多的农业干部和专业人员。
政府在努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肉食生产。全国兴建的一些养鸡和养牛场,每年可提供近1万吨鸡肉、2万多吨的牛羊肉。目前,肉食供应已做到部分自给。(附图片)
伊卜省被称为北也门的“绿色之省”,这里雨量充沛,适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是农民在收获马铃薯。
新华社记者 许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