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欣慰与希望——访清华大学体育教授夏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4
第8版()
专栏:

欣慰与希望
——访清华大学体育教授夏翔
本报记者 刘小明 吴 骅
首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田径比赛正龙腾虎跃地进行。只见一个佩戴总裁判臂章的人,一会登上看台顶端的终点电子计时处,一会又走到沙坑旁,从那精神矍铄、步履轻松的外表,简直看不出他是年已八旬的老人。这位长者就是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五十余载的夏翔教授。
当我们采访夏翔同志时,他操着浓重的江苏口音,向我们谈起他对这次运动会的感想。他说,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夏老大学时也是运动员。他说,在旧社会,政府不重视体育,体育教师在教育界地位很低,开展工作困难重重,哪有可能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全国性大学生运动会。
讲到解放后的情形,夏老顿时兴奋起来,他滔滔不绝地谈起历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学校体育的文件,谈起党和国家负责同志对学生健康问题的讲话,记得非常清楚。他对我们说:“党和政府把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事情来抓,这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培养革命接班人,没有强健的身体怎么能行?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我们还可以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一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
我们请夏老谈谈对这次运动会和高校体育工作的希望。夏老稍略沉思一下,讲了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希望各地代表队的运动员赛出好成绩,更希望大会的参加者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在遵守纪律、服从裁判,胜不骄、败不馁等方面成为全国体育竞赛的典范。参加这次大会的2,200多名运动员是全国100多万大学生的代表,他们身上应当集中体现出新一代青年人崇高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使人们看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第二,这次大会,是对全国高校体育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同时也是一个大推动。希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能够继续办下去,并且多举办一些大学生体育竞赛,促使高校运动水平的提高。谈到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夏老说:“大学体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为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但体育代表队也要抓,一个学校运动队水平高,可以吸引带动更多的同学投入体育行列,促进体育运动在全校的普及。”
第三,大学体育与中、小学体育有密切关系,不是孤立的。大学的体育水平,学生的体质,是以中、小学体育为基础的。夏老说:“当前一些大学体育开展不错,领导重视。问题是中、小学体育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小学,全国有不少小学体育设施不足,缺少操场。去年我到日本访问,那里每所小学都有操场和体育馆,据说法律规定没有这些设施不准办学。我们国家现在经济上还不具备这种条件,但是侵占学校操场的事情不应再出现了。今后在条件允许下,应当逐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加强中小学生的体育。”
两个小时过去了,夏老侃侃而谈,丝毫没有显出倦意,谈话中还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我们望着他乌黑的头发,红润的肤色,挺直的腰板,看到年逾古稀的老人能有如此健康的身体,十分钦佩。夏老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着说:“我的好身体与常年体育锻炼分不开。我现在还经常去游泳,骑自行车、摩托车,每天清晨我都到圆明园做操、打拳。”说着,他起立为我们表演了几节自编的徒手操。
最后,夏老对我们说:“清华大学五十年代曾提出过一个响亮口号: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也是我对今天的每一个大学生的期望。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坚持锻炼,做有理想、有抱负,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坚强体魄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