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5
第1版()
专栏:社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从而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已经整整三十七年了。
三十七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长期遭受西方帝国主义、特别是东方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已经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许多曾经同样遭受日本或其他帝国主义侵略、占领的亚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日本战后在宪法上确定永远放弃战争,并且从战败国和平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中日两国由于两国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在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中日友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今年9月29日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两国政府和人民为了庆祝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已经和正在准备进行各种隆重的活动。
然而,日本某些人却在这个时候采取一系列值得注意的步骤,企图使日本人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忘掉日本侵略中国和其他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历史,把他们再次引上军国主义的老路。日本文部省在修订教科书中篡改日本侵略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就是其中的一个特别令人不能容忍的步骤。因此,今天重新回顾日本侵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各国、特别是侵略中国的历史,得出必要的教训,对于中日友好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日本军国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邻近日本的朝鲜和中国就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先的受害者。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霸占了中国领土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结束以后取代沙俄,在中国东北攫取了大量的殖民特权。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机夺取了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和德国在太平洋上所占领的岛屿。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确定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并提出了“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企图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侵占了中国沿海到腹地的半壁河山,首先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场的战火。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入侵东南亚等地区。日本侵略军以极其野蛮残暴的手段,在其所到之处任意虐杀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新加坡大屠杀、菲律宾大屠杀、哈尔滨平房细菌武器实验工厂和许许多多类似的大惨案,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欠下了累累血债,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遭受了沉重的灾难。
日本侵略中国的着着成功,从中国方面来说,是由于当时中国先后在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人民处于无权的地位。清王朝腐败无能。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割据,内战不息,帝国主义列强乘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1927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镇压人民的抗日要求,节节退让,使日本帝国主义的气焰越来越嚣张。1937年以后,历史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历史的责任,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坚持持久抗战,毅然走上抗日前线,深入敌后,发动群众进行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给了日本侵略军沉重的打击,使它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人民在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支援下,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迫使它在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由被侵略到取得反侵略的伟大胜利的历史过程证明,人民的团结是防止侵略和反侵略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全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的生存而斗争的领导力量。
我们今天之所以重新提起日本侵略中国、朝鲜和东南亚的历史,并不是为了算旧账。从日本侵略军肆意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悲惨年代一直到今天,我们始终认为,中国和日本是近邻,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友好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只是短暂的一页。而且,在谈到日本的侵略时,我们总是把广大日本人民同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严格区分开来。应负侵略罪责的只是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日本人民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受害者。由于大批日本青壮年被军国主义者驱使走上战场,仅在战争的最后三年中战死的日军官兵就达260万人。日本每两家有一人被拉去当兵,每四家就有一人死在战场。200万日本妇女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几百万日本儿童成为孤儿。觉悟的日本人民为了反对军国主义者给他们造成的灾难,也曾同中国抗日军民一起共同进行反战斗争。中国人民对遭受战争祸害的日本人民抱着深切的同情。旧账可以不算,但是不允许遗忘,更不允许歪曲。我们认为,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以过去的历史作为教训,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使今天中日两国之间来之不易的友好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日本文部省企图通过修改教科书,使日本人民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给日本人民造成的灾难,这是对日本人民的愚弄,是对中国、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的挑衅和威胁。因此,这一行动受到了日本人民、日本在野党、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日本执政党内的有识之士,也希望日本政府迅速下定决心,采取适当步骤,改变对于教科书的修改,而不要拖延不决,以利于两国关系的良好进展。
日本侵略中国、朝鲜、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它在被侵略的各国人民的记忆中至今仍然创巨痛深。二次大战和战后的一系列国际重要文件,都确定日本的罪行是侵略。例如: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第六款规定,“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第八款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的《日本投降书》明确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声称“忠实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条款……”。
1948年11月4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日本首要战犯犯有“破坏和平罪”。
按照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第五条甲款,“破坏和平罪”是“指策划、准备、发动或执行一种经宣战或不经宣战之侵略战争……”。对日本首要战犯的起诉书所列55项罪状中,一半以上涉及“破坏和平罪”。起诉书所列的第一项罪状是:全体被告共同策划和阴谋为日本取得对东亚、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地位,并为此目的进行侵略战争。起诉书所列第二、三、四、六、十九、二十七、二十八项罪状是:全体被告阴谋、策划、侵占中国东北各省和控制中国,以及为达到此目的,准备和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军事法庭的判决书认定了日本上述各项罪状,明确指出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侵略战争。
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也肯定了日本以及德国、意大利等在二次大战中进行的战争的侵略性质,规定要防止这些国家“再施其侵略政策”。
以上国际文件都说明,国际社会普遍认定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侵略战争,而且日本在签署《日本投降书》以后,也不止一次地承认了这一点。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政府对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同时表示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的立场。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重申了中日联合声明中的各项原则。现在日本文部省企图通过修改教科书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翻案,岂不是无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和《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庄严的国际文件,同时也背离了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吗?这难道能说成只是日本一国的“内政”吗?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侵略中国开始的。后来同日本一起制造了人类历史上这场空前惨祸的德国和意大利,在战败投降以后,也都曾同日本一样承担了战争责任,两国的教科书无不承认纳粹分子和法西斯分子犯了侵略罪行。现在日本文部省居然以修改教科书来翻历史的铁案,这难道不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迹象,应该引起世人的警惕吗?
日本文部省篡改侵略历史,美化军国主义,根本不是日本人民的意愿,而是完全违反日本人民的意愿。日本人民积极主张同中国世世代代地真诚地友好下去。近十年来,日本政府人士也曾多次这样地声言。只要两国朝野从过去的历史中正确地吸取教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就能够在坚实的条件下健康发展。战后三十多年来,日本各阶层人民和友好人士,包括政界、文化教育界、舆论界、经济界的许多有识之士,不断为促进中日友好而积极努力,对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在发展两国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对于日本文部省在修订教科书中篡改历史,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反映了日本广大人民反对复活军国主义的坚强意志。
最近在日本出现的一股反对中日友好的势力,并非突然而来,也不会忽然而去。三十多年来,日本重新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并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进而力求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使一部分从不接受侵略战争教训并力图美化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时机已到,又图重温“大东亚共荣圈”的旧梦。在教科书中篡改历史,拍摄歌颂军国主义的《大日本帝国》一类反动电影,正式参拜供奉有军国主义分子牌位的靖国神社,策划修改宪法,企图同我国领土台湾建立官方关系等等,都是值得人们严重注意的动向。这些人错误地估计形势,把中国人民重视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看作是中国有求于日本,以为不管他们如何篡改侵略历史,侮辱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尊严,中国人民都将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日本的这些势力在中日两国关系中虽然不是主流,但是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向,如果听其发展,对中日友好关系将极其有害。
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是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日本政府对过去侵略行为作了反省的结果。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曾经说过:“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中日联合声明发表已经十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已经四年,中日两国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赵紫阳总理在今年5月访问日本时,曾经提出中日经济关系三原则,即“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这表明中国是向前看的,是真诚地希望同日本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的。但是要使这种愿望成为现实,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就都不能忘记在三十七年前结束的那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决不能让这段不幸的历史重演。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坚决反对一切使历史倒退的企图,使中日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地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