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血写的历史不容篡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5
第6版()
专栏:

血写的历史不容篡改
魏玉琴
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中,篡改日本侵略的历史,企图把日本青年引入军国主义的歧途。然而,血写的历史难道是日本文部省的某些人篡改得了的吗?
在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三十七周年之际,回顾日本侵略中国和亚太地区及其惨败的历史,对日本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对中日两国人民都是有益的。
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了中国领土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在中国东北夺取了许多殖民特权。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夺取了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和德国在太平洋上侵占的岛屿。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在1931年达到了危机的顶点。日本政府妄图从侵略中国寻找出路。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定“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方针。之后,日本就积极进行战争准备。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沟的一段铁路,并反诬是中国军队所破坏,随即发起进攻。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全境。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制造事端,大举进攻上海。这就是有名的“一二八事变”。
日军在侵占东北以后,不久就侵入华北,逼近平、津。1933年,由于国民党政府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热河、冀东被置于日军控制之下。1935年,日本基本上夺取了在华北的政治、经济、军事的控制权。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在芦沟桥地区“演习”的一名日军士兵“失踪”,制造了“芦沟桥事变”,随即大举进攻。日本侵略军于7月间攻占平、津,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12月中旬侵入南京,大肆屠杀和平居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之后,日军继续进攻。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广东、湖北、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的全部或一部相继陷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日本侵略军实行“三光政策”,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积极准备向东南亚、太平洋地区进一步扩张。1936年8月,日本五相会议(首相、藏相、海相、陆相、外相)就决定把“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期望向南方海洋发展”作为根本国策。1940年9—10月间,日本内阁又确定“采取积极措施”,将东南亚英、法、荷、葡的殖民地划入“东亚新秩序”之内的方针,坚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殖民大帝国的主张,决心发动“大东亚战争”。
1939年9月,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日本集中力量进攻中国,以“造成对建设东亚新秩序(包括南方在内)的有利形势”,并于1940年9月与法西斯德国、意大利签订三国条约,结成法西斯侵略轴心,互相呼应。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不辞对英、美一战”的决定。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地挑起了太平洋战争。12月9日,日本占领泰国南部和首都曼谷,并从泰国南侵马来亚,北犯缅甸。1942年1月日军侵占马尼拉,进而于5月占领菲律宾全境。2月,日军占领新加坡;5月占领缅甸;在这一年里,日本先后占领了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
日本入侵东南亚之后,反动气焰十分嚣张。1942年1月,日德意签订瓜分世界的军事协定,从印度以东一直到美洲西海岸这一广大地区都划为日本的“作战”地区。战犯东条英机叫嚷“大东亚战争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确保大东亚的战略据点,一方面在于把重要资源地区收归我方管理与控制之下”。2月,日本又在《应如何使用帝国资源圈》的决定中,提出了以“日本、满洲、中国及西南太平洋地区”为“资源圈”,“澳洲、印度等地”为“补给圈”,并制订了在十五年内对各种资源的掠夺计划。
然而,好梦不长。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残酷掠夺,激起了被侵略的各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日本侵占的朝鲜、东南亚各国人民也掀起了抗日游击战争。在太平洋上,日本侵略军先后在塞班岛、关岛、硫黄岛等地遭到聚歼。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和反法西斯盟国人民的共同沉重打击下,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黄粱美梦,被彻底粉碎了。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妄想抹煞这一段人们记忆犹新的历史,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