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东京靖国神社观察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5
第7版()
专栏:

东京靖国神社观察记
卫振中
日本文部省在修订教科书中篡改日本侵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历史,这使我回想起在日本时亲眼目睹靖国神社春季大祭的往事。鼓动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教科书,都是日本某些人为复活军国主义造舆论的别有用心的活动。
靖国神社是于明治二年建立的,原名“东京招魂社”,明治十二年改称靖国神社。这里奉祀的是参预“从德川幕府末期嘉永六年以来的事变、战役、直到不久前的大东亚战争期间的战役的人们”,共有240万人。
去年4月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上午10点多钟,东京九段靖国神社的大门前,已经是人群云集,旗帜招展,宣传喇叭响个不停,一派喧闹的景象。参拜神社的人,有的是集体结队而来,有的是个别来的,少数人还带着小孩。年龄大都在中年以上,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为数最多。
大批参拜者到神社门前鼓噪着签名,这是为了响应一个名叫“报答英灵之会”发起的请愿运动的号召,要求“国家护持”靖国神社,要求国家的代表和来自外国的国宾“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川流不息的人群涌进神社的大门。一些人直奔大祭厅前,首先向一个大柜里扔硬币,然后双掌合十,向“英灵”默祷。
这里的集体参拜活动,主要是由旧军人团体组织的。旧军人团体之多,令人惊讶。仅在一个小院子里就有二十几面旧军人团体的旗帜,什么“北支派遣军步兵第七十一联队鄂尔多斯会”、什么“满洲独立守备队蟠龙会步兵第三大队第三中队”、什么“满洲四五三——四部队桦林会”、什么“近卫步兵第三联队第三大队”等等,不胜枚举。
在靖国神社的大门前,有两座对称的日本式的灯形水塔,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的纪念碑,建于1935年。塔上的碑文说,建造这一对“灯”,是为了“追慕对皇运的进展作出贡献的尽忠靖国之士和景仰他们的遗烈”云云。这两座八面柱体的纪念碑上饰有描绘历次侵略战争场面的浮雕,并有宣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文字说明。
在靖国神社的大院里,散发着军国主义气味的陈列物更是随处可见。这里有当年日军同中国和俄国作战时使用过的克虏伯大炮,有在东南亚战场上使用过的“5631号火车头”,有侵略军用过的榴弹炮、高射炮、“回天型鱼雷”,等等。
靖国神社里的绝大多数陈列物是战后苦心搜集和建造起来的,在昭和四五十年代,即日本经济高速膨胀时期添置的陈列品尤其多。
近午的时候,神社的大门口附近响起了军号声,一些旧军人立即集合队伍,聆听广播喇叭里的讲话。这些旧军人,今天虽然已经白了头发,秃了顶,一身西服革履的和平装,但是仍然保留着当年在“皇军”里薰染的“武士道”精神。
靖国神社每年有春秋两次“大祭”:春季是4月21—23日,秋季是10月17—19日。实际上,平时的祭祀活动(如各种名目的“慰灵祭”)终年不断。 
据日本报纸报道,1968年,有人把以东条英机为首的14名战犯的牌位也放到靖国神社里,作为“昭和殉难者”合祭起来。(附带说一下:东京池袋区政府已经在东条等战犯受绞刑的地方修建了纪念碑。)
靖国神社问题,近几年来已经成为日本国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上有一股势力在向政府施加压力,硬要将靖国神社由现在的民间机构改为国家管理,即升格为国有机构。1969年以来,自民党五次向国会提出靖国神社法案,由于在野党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得逞。但它并不甘心。去年8月15日当天和前夕,日本政府的重要官员相继去参拜了靖国神社。
社会党、公明党、共产党、总评以及各阶层民主力量反对实行靖国神社国有,他们认为那样做是违反宪法原则,特别是违反宪法中关于政教分离的条文规定,并指出自民党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活动是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的表现之一。佛教团体和基督教教会组织也反对靖国神社由“国家护持”。看来,日本国内各种势力围绕靖国神社问题的斗争,还将更加激烈地进行下去。
看了靖国神社里的种种景象和种种活动,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日本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是不是真正从思想上接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如果说,他们也总结了自己的教训,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训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