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利比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6
第6版()
专栏:资料

利比亚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北濒地中海,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全国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24万,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首都为的黎波里。
利比亚原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由于大部分农田被沙漠吞噬,有“经济用途”的土地只占0.5%,加之气候变化无常,水源奇缺,过去农业生产水平很低。但是利比亚拥有石油、铁、钾、锰、磷酸盐、铜、锡、硫磺等多种矿物资源。它的石油藏量丰富、质地优良。五十年代利比亚开始发现和开采石油,1969年石油产量达到1.497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可是,在旧王朝时期,巨大的石油收入没有使利比亚贫困的面貌有多大的改观,而是大部分流入权贵们的腰包。
1969年9月1日,以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腐败的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3月2日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将外国银行收归国有;成立了国营利比亚石油公司,将大部分石油生产权控制在自己手里等等。这就使不断增长的石油收入给利比亚经济带来了繁荣。目前利比亚石油的储藏量为32亿吨,按每年1亿吨左右的开采速度,30年后油资源就会枯竭。为了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利比亚政府在控制石油开采的同时,致力于发展农、工业生产。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以垦荒、改良水土、建立牧场和增加可耕面积的“绿色革命”运动,将大片沙漠、洼地、山谷改造成了种植水果、蔬菜、谷物的绿区。现在,利比亚粮食已达到自给率40%,蔬菜和蛋类的自给率分别达到了80%和100%,逐步扭转了过去粮食、蔬菜靠进口的局面。
近年来,利比亚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五十年代工业生产几乎等于零,现在则拥有五家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到600多万吨,还建成了一座大型甲醇厂、200多家食品和轻纺工业企业等。一座年产100万吨的炼铁厂和一个初步设计能力为15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正在兴建中。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利比亚经济发展很快,在1970—1978年期间,国民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9%左右。
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全国实行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
目前,利比亚因原油销售量锐减,国民经济受到影响,但利比亚政府改变脆弱经济结构的方针没有变,全国人民决心努力把利比亚建设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繁荣的国家。
利比亚奉行反帝、反殖、不结盟的政策;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的斗争;支持南部非洲人民斗争。1978年8月,中国与利比亚建立外交关系。
顾玉清(附图片)
利比亚一家奶牛场的牛舍。
新华社记者 许世铨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