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矿业学院打破分配住房的老框框 优先解决中年教师住房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7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矿业学院打破分配住房的老框框
优先解决中年教师住房问题
本报讯 记者王辅捷报道:黑龙江矿业学院党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解决中年教师生活、工作上的实际困难。
这个学院从1979年以来,先后使用国家拨款和院办工厂的提成利润,盖了5,000多平方米的宿舍楼。在分配这些住房时,有人主张“大家均分”,认为“学院工作千万件,离了谁也玩不转。解决生活欠帐,大家都有份。”院党委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有欠帐都该补还,但要把解决中年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教师的困难视为“急中之急”;因为这些人是目前和今后学院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力量。院党委决定:打破分房只看工龄长短或行政职务高低的框框,优先考虑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年教师,确有贡献的,人口虽少也可以住大房。结果,近两年来新建宿舍的分配情况是:28套三屋一厨的新房,全部分给了副教授和讲师;92套两屋一厨的,大部分住进了中年骨干教师。院党委副书记王勤、副院长陈才、陈政国等5位院领导同志,有的还住在老房,住进新房也全是两屋一厨的。目前,这个学院又有一栋2,000平方米的宿舍楼即将竣工,院党委已在教职员工大会上明确宣布:这些房子全部分给中年知识分子。这样,全院135名中年骨干教师的住房问题就可以全部解决了。
黑龙江矿业学院为使中年知识分子能就近买到粮油和生活日用品,拿出10万元办起了商店、饭店、粮店。取暖、烧饭用的燃料煤,每月需要量很大,过去都是个人到外边雇车拉煤,现在学院统一安排人力、车辆,按月送到家里,只收很少的费用。子女就业原来是中年教师特别头疼的事,学院成立了生产服务公司,使中老年教师的子女百分之百有活干。学院还为每个讲师以上教师的家里,免费配备了日光灯、书架、软椅,供他们备课使用。
院党委的关怀、照顾,激发了中年教师的工作热情,他们在远离大城市的鸡西煤矿区,兢兢业业地为培养人才而努力工作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