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7
第5版()
专栏:

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
沙英
现在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特征,或者说它的核心和灵魂,是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科学的理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使愈来愈多的人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并决心为祖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共产主义道德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用新的道德观,树立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使大家自觉地按照这些准则去处理自己与他人和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特征,是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它的主要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的劳动态度,以及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国际主义,等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教育、科学、文化方面和思想、道德方面,两者不能偏废,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共产主义思想建设是决定我们精神文明的性质的。同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当前特别要抓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建设,这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保障各项经济文化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那么,怎样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些什么问题值得加以探讨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从根本抓起,要把对广大群众和青年一代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现在有些青年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没有远大的革命理想,迫切地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方法来武装头脑。对全党首先是党员干部来说,也要结合建国以来的(特别是当前历史转折时期的)实践,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再教育,再学习,使他们树立起牢固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是老干部也有必要进行再学习。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加强道德教育,要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具体运用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等领域中去。当前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的教育。
对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已经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制度。这种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剥削制度的一个根本不同点,就是把人们的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大家有共同的利益。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保证,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道德,共同的纪律。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指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发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
第二、把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同社会主义的政策要加以区别。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过:“在现时,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但是我们既应把对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又应把作为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处理工作、训练干部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同作为整个国民文化的新民主主义的方针区别开来。把二者混为一谈,无疑是很不适当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我们学习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并不是说要超阶段地实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政策。我们现在还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只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我们要把思想体系同现行政策加以区别,绝不能混淆。现在有少数人认为,我们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政策,似乎不应该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不应该提倡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否则就是“超越历史阶段”。这是一种糊涂观念。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按劳分配政策,不能鼓吹“精神万能”,实行物质上的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但是同时又要教育大家必须有远大的理想,把为社会为集体和为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把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就已经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物质条件比过去好得多了,为什么反而不能提倡共产主义的思想和道德呢?我们要高度赞美共产主义风格,适当地实行不计报酬的义务劳动,努力学习雷锋精神,大力表扬那些“三八红旗手”、“青年突击手”、劳动模范、三好学生,以及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让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共产主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第三、努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同时要加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对共产主义思想,对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宣传,要扩大它们的阵地和影响,要加强它们在思想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有人有意无意地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例如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强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艰苦奋斗与不怕牺牲的精神等等。在向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革命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准确地解释,不能违背原意,同时要结合实际,不能照本宣科,应当根据它们的精神和实质有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对这些新的东西要加以分析、加以解决、加以总结,要用新结论、新原理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道德也是要不断丰富、发展的。共产主义的思想要在中国得到发展,就要看它们同中国的实际和历史结合得怎样,结合得好,能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就发展得快。六中全会对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难道不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吗!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获得了许多新成就、新经验,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加以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吗!
第四、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宣传教育要同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精神文明的两个方面是性质不同的,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认为“知识愈多愈反动”,推行愚民政策,歧视知识分子,那是极端荒谬的。当然,就一个人来说,我们不能认为知识较多的人就必然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但是如果从总体方面来说,科学文化知识同政治思想、伦理是有密切联系的。就以知识同道德的关系来说,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认识道德、实行道德的前提和基础;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区别是非、真假、善恶、美丑,从而进行正确的选择。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必将大大促进人们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发展;同时有了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又必然会激发人们的才能和智慧的发展。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对两方面不能偏废,既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又要努力使社会成员愈来愈广泛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情操,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比如说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就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只强调文化科学知识(智育),而忽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界限无从区分;一种是把德育变成脱离科学知识的空洞说教,而不注意把道德渗透到各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中去。我们认为,只有使这两方面互相渗透、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才能相辅相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各种教育工作、文化生活、宣传活动中,都要加强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宣传;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宣传教育中,也要注意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发展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清洁优美的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五、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是长期的艰巨任务,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内容非常广泛和丰富,我们是一个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大国,要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教育干部和广大群众,同时还要攀登思想理论的高峰,科学技术的高峰,文学艺术的高峰……由此看来,怎样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广度、高度和深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怎样普及与提高,这里面还有许多复杂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在学习、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要按照它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国情办事,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顺利发展,不走大的弯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就是要用革命思想、革命精神、革命道德去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这是所有地方、所有部门、所有单位都应该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很不容易做的一件大事。因此建设精神文明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来搞。在党的领导下,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参加,努力探索各自业务的规律,大力开展广泛的群众活动(例如“五讲四美”活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制订“乡规民约”等等)。特别是教育、思想、理论、文化部门,担负着更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出版……,制造强大而持久的社会舆论。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好思想、好风尚,端正党风,树立正气,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对错误的思想倾向和歪风邪气,也要揭发和批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