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产粮区致富的一个好门路 坂东公社发展食品加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9
第2版()
专栏:

产粮区致富的一个好门路
坂东公社发展食品加工业
编者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采取以工补农的办法,是产粮区社队致富门路之一。坂东公社大搞食品加工,以当地主要农产品作原料,基础是稳固的。他们很懂“生意经”,同销售点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网;还采取“前门办店,后门设厂”、沿街叫卖等办法,及时快销,以新鲜食品供应给顾客。产供销联系起来,几个环节都活了。
本报讯 据农牧渔业部《农业情况》报道:福建省闽清县坂东公社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近两年,社队两级办的食品加工厂已发展到36家,产品分糕饼类、复制品类(主要是接受来料加工,生产面条、米粉、麦片等)、生产冰棒及冷饮料等,去年产值110万元。全公社由于发展食品生产,安排了260多个劳力,每人每月平均工资50多元,最高的技术工可达120元左右,社员从中得到了实惠,农村经济也搞活了。
坂东公社是怎样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呢?
一、使干部群众认识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大抓粮食加工,使农产品多次增值,是粮区致富的一个好门道。坂东公社原是产粮区,但多年来都没有重视粮食加工,发展食品工业,农民苦于增产不能增收。1979年开始,他们先后办起了糕饼、米面复制等食品工业。他们算了两笔帐:一是雪片糕账,每百斤糯米可生产485包雪片糕,每包按出厂价0.28元计算,共计135.8元,比出售原粮可净增值 35.77元。二是面食加工账,做筒面、麦片等食品,每加工100斤小麦,可比出售原粮增值11.91元。这说明,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既丰富了食品的花色品种,改善了人民生活,又可使农产品增值,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受到当地粮食、商业部门的协作和支持。溪西大队线面厂,由于和粮站签订长期合同,由粮站供应小麦,加工成各种面类交由粮站出售,使企业得以稳步发展。闽清县有关部门对社队食品厂所需的原料,也酌情给予照顾,作出适当安排。去年,社办食品厂缺糖,商业部门即按规定在市场用糖中调剂拨给12吨,解决了部分急需,维持了生产。食品生产多了,有利于商业部门安排好市场。这种正当协作和相互支持,是发展社队食品工业的必要条件。
三、社办、队办、社员集资办和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一齐上。他们以社办厂为骨干,首先搞出经验,供其它厂仿行,这就做到快而不乱。社员集资办厂潜力很大。坂东公社先后办了3个队办集资企业,去年就实现产值55万元。集资办厂的特点是:入股的人同时也是劳动者,他们本身关心生产或熟悉生产,有的工具自带,因陋就简,投资少,投产快,如塘坂雪片糕厂,在大队领导下,他们把入股的人组成3个作业组,配备好后勤人员,技术上以师带徒,办厂第一年,产值就达到34万元。
四、搞好经营管理,注意产品质量。社办食品厂带头,严格经济核算,建立了以节约粮食消耗为中心的责任制。大家来把关,要求一定数量的原料,必须生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严格岗位责任制,少了要赔。同时认真革除陋习,严禁职工在生产过程随拿随吃。再则采取薄利多销办法,利润率压低在10%左右。这样,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打进了周围10来个县、市的食品市场。
五、疏通渠道,广开销路。糕饼食品,刚出炉最香,久放便发霉变质。坂东各糕饼厂采取了快销的办法:一是“前门办店,后门设厂”,公社糕饼厂就自办了4间饮食店,设有糕饼专柜,并与全县各地十几家代售店联系,及时推销产品。同时,还出动一辆流动车,在集市沿街叫卖,便利群众,及时快销;二是打通外销门路,几家食品厂各有销售点,不自相打架,还互相提携。对于经销糕饼的点,企业都给予指导和帮助,首先是摸清当地销量,调拨的数量要与当地可能达到的销量相适应。如出现预测上的错误造成积压变质的,企业主动承受经济损失,所以他们和联系的销售点,一般都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