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产妇住院难的问题可以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9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产妇住院难的问题可以解决
近几年来,一些大中城市医院产科床位普遍处于紧张状态,妇女生孩子住不上医院,有的医院产科不得不将两个产妇安排在一张床上。
产妇住院难的原因何在?记者在青岛市作了一番调查:一、出现了生育高潮。五十年代初出生的大批孩子,现在已陆续进入结婚生育期。二、产科床位不足。“文化大革命”前,青岛市拥有产科床位300张,妇、产混合床60张。1981年上半年,全市仅有产科床位216张,妇、产混合床60张。三、产科床位周转慢。妇女晚婚晚育,高龄初产妇多,增加了产科工作的难度,压床现象多。四、计划生育手术占床多。计划生育没有床位编制,做手术住院,只能挤占产科床位。1980年青岛市14家医院共做中孕引产手术12,000余例,平均每人住院7天,等于占用了12,000多个产妇的住院床位。五、产科技术力量少。十年动乱,助产学校撤销,助产人员青黄不接。六、接生收费太低。医院接产越多,赔钱越多,因此有些医院就减少收住产妇,有的干脆撤销了产科。
为了解决产妇住院难的问题,青岛市人民政府召集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一、市政府先后拨出专款33万元,用于增加产科床位。二、从医院内部挖掘潜力,增加产科床位。青岛市妇幼保健院倒出办公室,使产科床位从35张扩充到63张;各区医院也扩充和新增一批床位。由于上下共同努力,全市产科床位已由去年上半年的216张增加到目前的431张。三、解决产妇住院收费低医院赔本的问题。青岛市政府作出了规定,除了产妇住院分娩收接生费3元外,再由产妇所在单位补助接生材料费6元;双胞胎加收3元,难产每接一胎收费11至15元。四、增加技术力量,培训产科医护技术人员。市卫生部门举办了助产人员学习班、新生儿护理学习班、中级医务人员妇产科专业学习班,培训了一批医护人员充实产科工作。他们还从工厂企业等单位调选中年妇产科技术人员补充充实产科医疗力量,并动员一些助产人员归队。这两年,全市产科医护人员增加了57人。五、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网。青岛市已在全市建立起了市、区、街(工厂)三级妇幼保健网,把已退休的老助产士、妇科医生组织起来,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减少难产,加快产科床位周转,产妇出院,由她们负责访视,做好母子保健工作。
目前,青岛市产科床位紧张的状况已大有缓和。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生儿比去年同期增加2,600名,但产妇都能住上医院,基本上做到了一名产妇一张床。现在,青岛市政府和卫生部门还在努力,争取在不长的时间里,彻底解决产妇住院难的问题。
从青岛市的实践证明,只要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卫生部门努力工作,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产妇住院难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本报记者 刘关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