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走了第一步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0
第1版()
专栏:

走了第一步之后
本报评论员
中央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工作,前一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展是顺利的。但这只是走了第一步,机构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各单位除了继续做好老干部的安排、紧缩人员编制、轮训干部的工作外,还必须把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作为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切切实实抓好。
机构改革的目的,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机构精简了,领导班子比较精干了,这为我们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不能认为只要机构一精简,官僚主义就不存在了。要看到,人多固然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人少也还是可以搞官僚主义。所以,机构合并精简以后,适应新的形势,各单位要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范围,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有些单位已经这样抓了。比如水利电力部,在机构改革后的第一次党组会上,就明确指出,提高工作效率先要从领导做起,每个领导者要亲自抓方针、政策,抓调查研究,要独立工作,各负其责,会议要精简,文件要精简,解决问题要有紧迫感,要有规定期限。又如煤炭工业部,在今年3月初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后,随之讨论制定了司局、处室的职责范围,制定了从部长到普通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开始改变了过去那种职责不分明,工作不协调,办事“踢皮球”的状况。他们这样抓,抓到了点子上,开了个好头。我们不但要有新的机构,新的班子,而且要有新的作风,新的面貌,把领导机关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步。现在有的单位对改进工作制度、方法、作风抓得还不紧起色不大,这是需要提请注意的。机构改革这件事,也如同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如果松下来,不仅不能扩大成果,原有成果也巩固不住,还可能走回头路。所以一定要继续前进,不能半途而废。
这次机构改革,是在政治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没有全面改革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不可能是很彻底的,并且势必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已经改革了的机构,不仅会同多年的已经与新情况不相适应的老习惯、老作风发生矛盾,而且也会同尚未全面改革的现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发生很多矛盾。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已经改革的机构是向前推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是因为没有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难免会遭到许多困难而后退,又走回头路呢?在这个问题上,是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的。所以,要切实抓好走了第一步之后的工作,相应地从工作制度、方法、作风等一系列方面加以改进。比如,国务院和各部委的领导干部减少了,机构精简了,就要考虑把权力下放一些,不要过于集中,以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职能作用。在领导思想上必须明确,今后遇到矛盾,遇到困难,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我们是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没有全面改革以前先进行机构改革的,因而是不彻底的;但应利用这个改革,去促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许多方面的改革,为今后的全面改革创造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