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一代天骄——记空军建设精神文明大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0
第4版()
专栏:

一代天骄
——记空军建设精神文明大会
本报记者 阎吾 张万来 王立生 李次膺
空军领导同志向人民空军举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代表大会报告一年多来取得的可喜成绩。这是令人注目的数字:
——全空军涌现出建设精神文明的先进连队和飞行大队2,408个,先进个人45,000余名;
——立功受奖者:18,529个单位,202,000多人。
人们知道,与这些数字同时呈现的是空军建设的一个崭新局面。这就是:
——标志着空军航空兵部队主要战斗力的甲类团比历史上最高的一年成倍增加;
——航空兵部队射击、轰炸成绩刷新了过去的全部纪录;
——空降兵、高炮、雷达、地空导弹等地面部队的技术战术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部队机动作战能力空前提高;飞行安全居世界先进水平。
堪称第一等的工作。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空军广大干部战士立志加快空军建设的光辉纪录。
创造第一等的工作,须有第一等的精神状态——壮志凌云,勇敢献身。
机场上,人们屏住呼吸,仰望天空。一架高速歼击机,象一块凌空的重铁,以每秒80至100米的速度流星般滑落。霎时,从18,000米掉到5,000米。
这是飞行员李少飞正在试飞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歼击机。在18,000米高空,他做了一个操纵动作,不料,两台发动机同时停车。几次起动发动机,都失败了。在这危急关头,李少飞只要弃机跳伞,就可脱离险境。但是,他没有任何的犹豫。他要甘冒风险,保护科研成果,保护飞机。当飞机下降到4,500米的高度,他第五次起动,终于成功了。
行车走路三分险,何况高空高速飞行。而科研试飞比一般飞行担着更大的风险。可是,李少飞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战斗了将近十个年头。他很自豪,因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所有型号的歼击机,他都试飞过了;他值得骄傲,因为他那勇敢献身的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他完成了300多架次的科研试飞,单是空中停车就遇到过七次,冒着风险夺得了大量难得的数据,为人民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和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倾注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
此刻,李少飞站在大会的讲坛上,用带着布依族口音的普通话,向代表们讲出他的宏愿和决心:“飞行是勇士的职业,试飞是一门科学。试飞员最需要的是不怕担风险的勇敢精神。为了造出最新型的飞机,再难再险我也要飞。”
会内会外,代表们兴奋地交谈着一个个用理想和智慧谱写的胜利喜讯。
成百篇探讨现代空军作战、训练的论文撰写出来,克敌制胜的新战术、新手段层出不穷。
航空兵部队大胆改革了传统的训练方法,培养新飞行员的速度近四年比过去加快了3倍多。
保证飞行的机务部队迅速改变着检查维护手段落后的面貌,一项项现代化的电子、无线电仪器设备正在部队推广,成倍提高了效率。
改善现装备、试飞新装备数以千计的科研成果、革新项目竞放异彩。
为理想的实现而探索,在探索中求高飞。
“空中射击状元”高如勋的空中射击成绩早已达到优秀的标准。可是,他却把这作为起点,目标是夺取全军空中射击的“王冠”。他发现:前人的经验颇有不够合理、不够精确、不够科学之处,就立志向很有权威的教材挑战,向沿用多年的传统打法挑战,探索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他感到自己数学底子太薄,就跑到几百里外的大学里求教;为寻求最佳操纵动作,他在驾驶舱里、在飞行练习器上一练几个小时;思索着计算公式,有时吃着饭就愣了神,妻子一敲碗,他才如梦初醒。
高如勋首先对地靶传统打法进行了三点革新。第一次升空试射,就打出了超过当时空军最高纪录的好成绩。他继续探索,创造出空军地靶射击史上从未有过的新打法,攀上了前人从未达到过的新高峰。一次高手云集的空军航空兵射击比赛,高如勋脱颖而出。6次地靶射击的平均命中率,超过了空军历史最高纪录,也超过了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空军同一课目的最好成绩。
人民空军的现代化,靠的就是这种有理想、有抱负、勇于探索的精神。如今,空军上下,钻研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指战员的自觉行动,数以万计的干部战士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勤奋学习。电大、夜大、函大、集训班、科技讲座……各种学习形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整个部队的文化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人民空军正在追求中前进,在探索中飞向新的高度。
请看会上印发的一份材料:我们的空军有一位飞行干部随代表团到欧洲一个国家访问参观,曾试飞了一种世界上一流水平的歼击机。这位从未见过这种飞机的飞行员,稍事准备,驾机腾空而起。外国同行们感到惊奇,问道:“在你们国家,象你这样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有几个?”他回答说:“我只是普通的一员,象我这样的飞行员很多。”
今天,人民空军来自全国二十多个民族的优秀飞行员成千上万,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在党的培养和老一辈心血的浇灌下,在祖国的蓝天展翅高飞。
在空军各级指挥班子里,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担起了重任,他们平时训练带头飞,战时能带队升空作战,成为空军建设的骨干力量。
在空军的甲类飞行员中,80%以上是年轻的飞行员,他们完成了高难课目的训练,是人民空军的战斗主力。
在人民空军的许多机场,都有一幅醒目的标语:“你为空军现代化作了什么?”这意味着责任。年轻的一代正是深深地怀着历史的责任感,冲破云天的重重障碍,比翼奋飞,竞逞风流。
年轻藏族飞行员刘健——一个农奴的后代,时时刻刻想到自己肩负的重担,汗水的洗礼,意志的磨练,使他成为一个各种气象都能飞的优秀飞行员,被称作“雪山雄鹰”。他在这次大会的讲坛上满怀激情地说:“我们藏族飞行员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我们飞起来了,就象是整个民族飞起来了。”
人民空军的年轻一代以战斗的姿态为空军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增辉添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