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腾飞吧,海上蛟龙——记海军建设精神文明先进代表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0
第4版()
专栏:

腾飞吧,海上蛟龙
——记海军建设精神文明先进代表会
本报记者 阎吾 熊铮彦 李学寅
一条醒目的巨幅标语——“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横挂在海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代表大会的会场中央。这是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三年前视察舰艇部队时的题词。
身穿海军制服的600名代表,英气勃勃地走进会场。大家围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速实现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词的目标这个主题,在这里广泛交流经验,进行热烈的讨论。
(一)
先进集体105舰代表的发言,把人们带到了万顷波涛的大海,展现了海军“开路先锋”舰的英姿雄风。
这艘战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新型导弹驱逐舰,
“眼睛”能窥空中、海面、水下各种活动目标,“耳朵”能听万米海底,“大脑”可以通过“电子神经”自动运算、显示要素和发出战斗指令,就象行进在海上的一座“科学堡垒”。
105舰担负着人民海军新型舰装备试验的重任。它的第一次试航、第一次火炮射击、第一次导弹打靶……都激起了水兵对旧中国有海无防、落后挨打的历史回顾,从而看到了“开路先锋”责任的重大。崇高的理想和高度的觉悟,激励英雄水兵在浩瀚海洋演出了何等壮阔的一幕幕活剧,开辟了何等绚丽的一条条航道。请看:
风大十级,“开路先锋”舰解缆出海了。它忽而顺着风浪飞驶,忽而顶着波涛挺进,突然又停伡让战舰在风浪中剧烈颠簸、漂泊,连续完成十几种不同状态的测试,获得大量可贵数据;
威武的战舰以最高航速飞驰,海面卷起千堆白雪。指挥员一声令下:“倒伡!”每分钟旋转上千次的主机,突然由顺转变为逆转,剧烈的震动,发出“咣咣咣”的响声。战舰大马力动力系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我国第一套舰对舰导弹系统海上打靶开始了。全套自动化装置运转灵活,瞬息之间作好一切准备。水兵轻按电钮,喷着浓烟烈火的导弹呼啸飞去,准确命中。
在祖国辽阔的海洋,105舰的水兵配合科研人员,先后圆满完成了1,000多项试验,其中有几十项在我国是首次进行的重大的高难度项目。指战员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了1,000多项合理化改革建议,为发展这种新型战舰作出了重大贡献。
热烈的掌声不断从会场响起,人们都在为105舰的“开路先锋”精神欢呼。
(二)
我国氦氧饱和潜水技术落后于世界近二十年。研究员龚锦涵发愤猛追,组织协作攻关,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它推进到了世界先进行列。精确的海图,是现代化战舰驰骋海洋不可缺少的“向导”。面对三尺画图版,绘图兵张海洋接连研制、改革成功十几项先进机器、仪器,使绘制海图的速度、精度成倍提高。
人民海军已经有了第一代训练有素的舰载机飞行员,他们掌握驾机在舰船上自如起飞、降落的复杂技术,所用时间不到外国飞行员的三分之一,使国外同行为之惊奇!
叶剑英元帅视察海军舰艇部队时,曾要求海军“要来个猛进,要赶上去,猛进才能赶上”。会上许多代表的事迹和他们为海军现代化创造的成果,都是这种争分夺秒、拚搏猛进的凯歌。
炸雷滚滚,水柱冲天,一支扫雷舰编队在滔滔大海进行大面积扫雷表演,采用的都是崭新的装备和技术。战舰犁过海面,
“封锁”港口的水雷顿时灰飞烟灭。
创造这种扫雷新装置、新技术的,是某部青年业务长李华泉,当他提出要攻这个长期没有解决的同步扫雷难题,改变扫雷技术落后状况时,有人惊疑地问:“你学过几天ABC?还是慢慢等着吧,等到我国的电子技术发展了,这个难题也就自然解决了。”能慢慢等吗?李华泉的发言回答得是那样坚定。他说:“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近海海域辽阔,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反水雷斗争将会十分激烈。落后就会吃亏,奋进才能争得主动。”
胜利属于敢闯的人。李华泉如饥似渴读书,反复实践。知识的金钥匙终于帮助他迅速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三)
人们含着热泪倾听着先进代表的发言。他们中有的立下“我的理想在大海,将青春倾注在海洋”的壮志,把个人舒适的生活、小家庭的温暖抛在一边,成年累月出没在风浪里;有的一个心思扑在国防现代化的科研上,一次次累倒在实验室、试验场,醒过来拍拍沾在身上的灰尘继续干,有的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喃喃诉说着:“让我回去,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潜水标兵”、“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胡瑞云正在会上发言,人们随着他的介绍,似乎也“潜”到了险象环生、变幻莫测的海底。1981年上半年,海军在南海进行我国首次140米氦氧深潜试验。在水中,每下潜1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水深140米,加上空气的压力,意味着人在那里要受到15个大气压,稍有疏漏就有生命危险。试验开始了。4月的南海,涌大浪高。胡瑞云身着200多斤重的装具下潜。当深度到达120米时,他感到口腔干燥,头晕唇麻。此刻,他只要向水面报告一声“感觉不好”,个人的所有不适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就会迅速过去,而试验却要中断了。胡瑞云顶住了肉体的一切痛苦,终于按试验程序下潜到140米,并在那里完成了预定的科研任务,潜水总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创造了我国常规氦氧潜水的新纪录。
会议期间,我们访问了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中国海军宿将。他,就是海军副司令员、原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有着68年海军生涯的邓副司令员,是中国海军历史的见证人。他对比前后绝然不同的两个三十多年,特别是看到这次盛会展示的丰硕成果,兴奋地说:“有这么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成果,有这样一支高度精神文明的骨干队伍,再把这两个成果推广、扩展开来,军委主席邓小平题词的目标我们一定能实现。”
人民海军史上新的一页已经揭开。蓬蓬勃勃开展的建设精神文明活动,给了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以不可估量的起飞动力。腾飞吧,海上蛟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