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富有生活和战斗气息的舞蹈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0
第6版()
专栏:

富有生活和战斗气息的舞蹈艺术
本报记者 顾玉清 徐德文
8月14和15日晚,刚果国家舞蹈团在北京人民剧场的精彩演出,吸引了许多中国观众。
刚果国家舞蹈团成立于六十年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正规化的文艺队伍。该团演出的节目,取材于刚果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健康活泼,富有浓厚的战斗气息。该团团长、刚果文化部长顾问布拉·马赛尔在谈到刚果歌舞艺术的发展历史时说,由于刚果有近100年处于殖民统治之下,民族艺术遭到摧残,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因禁演而失传。刚果独立以后,政府十分重视刚果民族舞蹈的恢复和发展,对文艺团体大力进行经济资助,还举行一年一度的全国性文化联欢节,激发了群众文艺活动的热情,并从中发掘艺术精华和选拔人才,有力推动着刚果民族文艺的发展。
刚果国家舞蹈团这次在北京演出了十多个小型节目,都是有代表性的刚果民间歌舞。舞蹈的动作、造型以及演员的服饰等方面都很讲究,与其他非洲国家的舞蹈相比,颇有独到之处。
在庆丰收的集体舞蹈中,一群欢乐的刚果青年尽情地歌唱,尽情地表达出“我们来劳动,我们来流汗,用我们的双手,建设国家,发展国家”的美好愿望和信心。
“姆库埃佐”在刚果拉利部族语言中意为“强迫劳役”。《姆库埃佐舞》再现了殖民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刚果人民不畏强暴、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精神。
刚果著名男歌唱家金博罗演唱的《非洲自由之歌》、《反帝歌曲》,歌声高亢激昂,唱出了非洲人民要“把帝国主义拒于门外”的决心,唱出了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思想感情,观众长时间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演出在刚果艺术家们用中文齐唱《社会主义好》、《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中结束,台上台下一片欢腾,中刚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达到了高潮。(附图片)
刚果人民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叶瑞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