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晋东南农村专业户发展趋势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1
第2版()
专栏:

晋东南农村专业户发展趋势的调查
本报通讯员  籍希晋
近几年来,党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专业户得到了政策的保护和鼓励。晋东南地区的专业户,今年初只有16,000多户,现已增到13万多户,占全区总农户的14%以上。如何引导专业户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两个多月来,我到屯留、长子、襄垣、壶关等县作了一些调查,感到专业户随着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全区的专业户,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承包生产队集体某一经营项目的专业户;一类是在家庭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户。他们绝大多数是一业为主,兼管别样,专业化程度很低,影响着劳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商品率的提高。以长子县碾张公社为例,这个公社共有养猪专业户32户,其中的22户以一业为主、兼有他业,经营方式“小而全”,商品率和经济收入虽然比普通农户高,但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10户相比,收入就低了30%多。如东沟大队养猪专业户王长兴,一年向国家交售肥猪178头,收入4,675元,比其它兼有他业的专业户要多卖肥猪100多头,多收入2,500多元。实践证明,专业化程度越高,商品率就越高,经济收入也就越多,还可以使个人的一技之长得到发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专业户真正地专起来,并不那么简单。襄垣县八里庄公社马岭脑大队专业户宋富成,去年养了50多只羊,1头猪,11只鸡,5只兔,还承包了土地和苗圃,真是五花八门,样样俱全。我问他:“你搞一个专业不更好吗?”老宋笑着说:“当然好,可刚开始没有经验,怕走弯路失败了,全家人的吃穿靠什么?搞的样数多些,收入可靠一些。”他全家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收入5,000多元,积累2,700多元资金,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今年他家才选择了养羊专业,养了119只羊,粗估算今年收入将会比去年增长30%左右。宋富成一家的事例说明,专业化要有个摸索经验的过程,也要有个积累资金的过程。
许多专业户在提高专业化程度的过程中,几乎都遇到了资金、设备、技术以及产、供、销等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单靠专业户自身的力量很不容易解决,因此产生了新的分工和协作。他们要求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禽的技术,提供优良品种,特别是猪鸡兔羊的良种,帮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要求有专门的饲料生产和供应单位,并解决收购问题。
为适应专业化的要求,高平县的畜牧局和粮食局合办了综合饲料加工公司,生产的混合饲料,专业户使用后,效果很好,鸡的产蛋率提高60%,猪增膘率提高40%多。全县还修复利用原有的贮青窖200多个,可贮青600多万斤,及时向专业户供应青饲料。屯留县引进伊犁马等良种畜23头、良种猪120头,分片建立良种繁殖基地。在产品收购方面,襄垣、壶关等县的食品、外贸部门,分别和专业户签订了收购合同,由县法院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监督执行。
专业化走向社会化,专业户不仅需要国家和集体的帮助,而且专业户之间也需要协作和联合。长子县崔家庄大队30多户养猪专业户,今年联合安了一盘钢磨,由一户社员专门管加工粉浆,各户每天拿玉米去加工。这样做,比过去各户单安磨,既节省了劳畜力,又提高了粉条粉面的产量。
从这几个县的情况看,专业户之间已开始出现户与户、户与集体之间自愿的小型联合。专业户进一步专业化,逐步走向社会化,再走向专业化联合经营,是目前晋东南农村专业户发展的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