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4阅读
  • 0回复

三年实践开阔了人们视野,打开了人们思路 “双包”责任制是治穷致富的“阳关道” 全国百分之七十四的生产队实行了“双包”责任制,一批贫困队迅速致富,中间队增产显著,先进队迈开新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2
第1版()
专栏:

三年实践开阔了人们视野,打开了人们思路
“双包”责任制是治穷致富的“阳关道”
全国百分之七十四的生产队实行了“双包”责任制,一批贫困队迅速致富,中间队增产显著,先进队迈开新步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新华社记者赵华胄、邵永力报道: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兴起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现在已经在全国74%的生产队推行,并朝着日益完善的方向发展。3年以前,一些人还认为这是走不得的“独木桥”,如今已成为多数人所公认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阳关道”了。
亿万农民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当作治穷致富的钥匙。他们使用这把钥匙的结果是:“贫困队迅速致富,中间队增产显著,先进队迈开新步。”1979年,全国分配收入300元以上大队只有1,600多个,1981年,就猛增到了1万多个。
以“双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由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转变了干部作风,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1979年到1981年的农业主要项目的年平均增长率,普遍高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的1952年到1978年之间的年平均增长率。其中,农业总产值高2.4%,棉花高8.9%,糖料高10%,油料高22.3%。粮食在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两千万亩到四千万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大体相当的增长率。
三中全会以来的这几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提高了。去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比1978年提高了10.3%。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