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钢铁工业在调整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3
第3版()
专栏:

钢铁工业在调整中前进
本报讯 我国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注重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三年来研究试制一批新的花色品种,增产国家急需的短线钢材564万吨,一些钢材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各特殊钢厂3年来积极调整服务方向,为轻纺工业等部门提供民用优质钢材的数量占特钢全部产量的94%。座钟发条弹簧、家用电器用的定时器弹簧片,纺织工业针布用的钢丝、导布轮,压制人造纤维板的不锈钢模板,民用电器纯铁,扬声器尾座磁钢等,过去需要进口,现在国内都可以生产。大连钢厂、北京特殊钢厂、太原钢厂、抚顺钢厂等还为自行车厂提供了不锈钢丝和不锈钢带,为洗衣机厂提供内衬用不锈钢板,为食品、饮食行业提供做炊具、餐具用的不锈钢板。
过去,国产汽车弹簧一直沿用老牌号弹簧钢,只能运驶一二万公里。大冶钢厂与第二汽车厂共同研制出单面双槽弹簧扁钢,用在汽车上,使用寿命提高到7万公里以上,节约金属材料10%,现已被大量应用。过去铁路部门全年使用普通炭素钢制造铁路货车,因耐大气腐蚀性能差,客车每6年就要大修一次。去年武钢试制出耐大气腐蚀新钢种,大大延长了客货车使用寿命。
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钢材产量增长10.8%,而属于短缺的“板、管、带”钢材却增长19%。武钢一米七轧机和冷轧机进一步发挥能力,与上年同期相比,热轧板产量增长22%,冷轧板产量增长32%。现在,钢铁工业长线产品基本不长了,短线产品拉长了,小型材、线材、焊管等品种基本可满足需要。农村盖房买不到钢材的情况有了改变,钢材开始下乡;城市民用建筑材料以及铁丝、铁钉等小五金用料都有缓和。
过去,我国钢铁产品质量标准大部是五六十年代制订的,一般来说质量标准偏低。现在,造船板、螺纹钢筋、高速工具钢等30多种产品都能按国际通用的标准进行批量生产。自1979年以来,有8种产品荣获国家金质奖,19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177种产品被评为冶金部优质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鞍钢生产的冷轧汽车板,据长春第一汽车厂使用考核,冲废率1979年为1.44%,1980年为0.43%,1981年为0.23%,已达到同类进口板的先进水平;汽车轮网钢的裂废率1979年为4.5%,1980年为1.23%,1981年为0.25—0.4%,是该汽车厂历年裂废率最低的。过去我国生产的造船板不能用于建造出口远洋船只,随着船舶出口业务的增加,有关钢铁企业经过几年攻关,生产出了符合国际通用标准要求的船板,并已投入批量生产。近期我国出口船只所需的船板基本上可以立足于国内。我国石油工业需用的高质量石油管,过去由于质量不过关,几乎全部依靠进口。鞍钢、包钢等无缝钢管厂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今年上半年已按国际通用的美国API标准生产了9,000多吨石油管。
张印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